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亞特蘭大桃子城初馬

時至今日已經過了一周多了 心得都要放得發黑了

不過總算是在被分到另外一個年齡層前跑了一次初馬
4:32:24
也是個值得紀念

總括來說 2014 Georgia Marathon 給我的感受要比初半馬來得更複雜一些
除了跑完的悲慘程度 自己拿捏配速的準確度 還有事前準備
在在讓我跑起來心驚膽顫
尤其跑到後來拮抗肌們同時哀號起來讓我拉股四頭肌屁股 大腿後側就開始猛烈收縮
vice versa
事後花了我三天左右才恢復一般走路姿勢
不過好歹是有完跑 下回可能得目標全身而退快速恢復

而這個馬拉松路線 老實說感受起來並不難
可是偶爾來一個長上坡在後段是讓人蠻痛苦的
對照我在Baltimore跑的半馬 景致 沿路加油聲 還有街坊探索這些部分我略感失望
不過畢竟城市的規劃方式不同 在這裡同樣的距離確實看不到那麼多變的街景
可是吃的感覺不錯 八成是因為全馬跑得超餓我起跑前又沒什麼能量補給

這次跟半馬比起來就很注意上下坡的姿勢 以及腳落地的方式
雖然最後累到無法顧及... 不過下回我想我會更偏重forefoot

配速方面 前半果然還是衝太快了 ...

現在還沒定好下次的目標
不過果然還是希望終有一天先進波馬qualifier...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Last run in Baltimore

上週末 2013/10/12(六) 是今年度的Baltimore Running Festival,去年跑完半馬的我今年本來想要多跑一點上全馬的,結果為了準備個考試而沒有參加,變成無馬的。

心有不甘之餘,也為了我將來可能鮮有機會在假日早晨跑遍這個應該會最讓我想念的景點,我自己把平日跑步的路線組合成了一個半程馬拉松的距離,魯莽地在早上考完試後下午晚上喝不少酒的第二天早上以沒有補給和後援的情況下出發了。簡單地說,這一年雖然持續有在跑步,不過時間也只比我去年跑的時候進步了三分鐘左右,就統計上來講完全是可以忽略的差異!果然是要認真跑菜單才會進步!意志力是不夠的!

還好Baltimore很夠義氣地給了一個大晴天。

照片大多是邊跑邊走邊拍的,所以還是糊了...而且後來發現鏡頭髒了。
早晨的Inner Harbor
Baltimore中心道路往南就會到達Inner Harbor,早上八點出頭,氣溫雖然比去年跑的時候高溫,但十二十三度還是挺涼的。
 我的第一條路線會延著港邊往Canton跑,可謂是Baltimore觀光區的精華路段,右圖中是個面港的旅館,樓下開Ruth Chris,想必要價不斐。
 經過National Aquarium會到Harbor East,開始出現高級住宅,但最具代表性的應該仍然是JHU的Carey商學院。
從這一段到Fell's Point為止景色有些空曠。
念祖大大臨走前吃的Ouzo Bay,因為Ouzo是希臘酒,勾起我對希臘的回憶而讓我印象很深。


 Fell's Point,一早什麼人也沒有。我倒還記得之前在這邊遇見各種event時都是人馬雜沓。要不是現在還早應該也是會不少人窩在這裡散步喝咖啡吃生蠔吧。
有名的冰果室(?)
前一週才在大雨的夜裡來吃了這家Pitango,之前一直不知道它是走這種風格的店... 下面那間則是結緣店。
有名的Mussel House
 再往東,會漸漸離開Fell's Point的中心,來到Canton的西緣。這裡有一間Captain James' Crab House,風景極佳,螃蟹還好啦,都是Old Bay。
啊幹鏡頭髒了現在才發現
這一帶看起來也是高級地段,View好又戶數不多,還有不少停泊的帆船。
怎麼這麼髒啊...

我有種錯覺每次到這裡就會碰到同一對跑者,算算遇到他們的機率是2/3。從Fell's Point跑到這邊為止都會頻繁地切換棧道跟紅磚道等材質的路線,跑起來雖然不傷腳但是腳感會需要調整一下。
這是間餐廳,旁邊是健身房,有種衝突感...
這一段到Canton Waterfront Park中間的路跑起來非常舒爽,高低落差不大,相當貼近水面,早上跑起來陽光刺眼至極。(所以我一直沒有發現鏡頭髒了...)
這裡已經到了1st Mariner Bank前面了
往Canton跑的路線我多半在這裡折返,再往下跑可以往Dundalk去,是我未知的領域。(只有去洗過牙)

回程在Boston St.上跑一段人行道,發現幾株開始轉紅的樹。

也有差不多要開始落葉的樹
Baltimore有許多新的建築,雖然不是什麼新穎的建築,可是感覺得出來很重視景緻。

海盜船,Baltimore一帶的sailing活動挺多的

Fell's point的住宅間鄰接得很緊密,所以不時會寧願跑在柏油路上。可是有一些路段是磚地...給馬車走的。

回頭再跑到Harbor East,經過Powerplant往Inner Harbor回頭去

National Aquarium,第一次和最後一次進入是學校的free admission,半夜進水族館還挺沒梗的...
在Inner Harbor常駐的Costellation.
最近來做客的巴西軍艦


啊啊啊鏡頭....
繞過Inner Harbor延著港邊繼續跑,略過Federal Hill時可以看到所謂Baltimore唯一的Skyline。往Rusty Scupper 餐廳過去後又是一群靠港的高檔住宅。
經過Harbor View drive會被迫跑回Key Hwy上,接下來會有一段跑來較為枯燥的路段。
這一段是Domino糖廠的所在地,因為運輸用的鐵路跟工廠停車場佔地之故四周很空,風也大,常常會遇到逆風跑的情況。圖裡也可以看到工廠玻璃窗破損嚴重,可是煙囪偶爾仍會冒冒煙,經過時會聞到一點焦糖味。
Maryland是美國代表品牌UnderArmour的發源地,這裡應該也是Baltimore Running Festival的折返點。
從Under Armour轉上Fort Ave, 延著往東繼續跑,會到達Locust point,這裡也有些工廠坐落,因此雖然有餐廳(L.P. Steamer很不錯)與住家,卻沒有Canton那邊那麼密集。而這張照片是到達Fort McHenry前的死亡上坡。
進到Fort的環型步道則是對心靈的考驗,因為風景很好總會想停下來休息一下XD


嗯,就是這樣。
回程不多贅述,但是從這個方向看到的Baltimore Downtown更完整,從Legg Mason到Inner Harbor都看得見。

名物小鴨
今天跑到這裡時我的手機已經沒電了,由於正好約25km回到公寓,就暫時不往上去。可是往北到Bolton Hill一帶,又是一片漂亮的景色了。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Life of Pi (draft)

blogger現在的版面不知道為什麼硬是弄得像立可白一樣
好在現在不是用寫字而是打字的...

雖然我得說我對李安本身一直沒有激情般的熱愛
但他每每總讓我嘆為觀止
像胡士托那部我就略而不看
但是被引起興趣看了的Pi 又讓我感受到他洗練精確的表達方式...

廢話少說
我猜會看到我blog的人多少都有翻過一些其他電影解讀
沒有的話我可以簡介一下 當然是大雷

http://www.douban.com/note/250584017/
這位大師舉出許多例證認為電影中有pi吃了自己母親的意象
http://ww2.sinaimg.cn/large/a7793275jw1dzbxsjb5asj.jpg
想當然爾也有些持反論的

結論先提:怎麼樣解讀影片就像與老虎對望
你看到的是自己的理性反映在獸性上

很有趣的是很多人願意去相信一個答案,而不去質疑
讓我想起pi在片中老早就說的
"質疑讓信仰充滿活力" (雖然說你不可以質疑你的神...)
科學也是這樣.

但人們常常期待被送一個答案然後跟隨.
所以容易被媒體矇騙
*反媒體壟斷,我在鍵盤上守護臺灣*




再從頭開始
水,清澈透明又可靜如明鏡的水 後面變成無情吞沒的大浪
整部片就像泡在水裡.
Pi被媽媽技教會游泳, Pi對暴風的好奇與恐懼.
在我眼中那像是對於人性的好奇,恐懼

對於水的了解,與人的接觸
嚐試聖水,了解人與信仰的連結
媽媽技游遍全球游泳池,Pi則在一趟長遠的旅程中與水共處了227天
(22/7是Pi的約略值)
大海跟泳池是不一樣的

少年Pi



泳池是學校
大海是現實

媽媽技教游泳, 父母教導世界觀
然後到了現實中泳技和別人指導的東西都派不上用場了

Pi對信仰的疑惑感覺上就是本片的重點
為什麼要信仰,為什麼它們讓我們感到平和
Pi媽跟Pi爸在餐桌上的對話很有趣
雙方都認同對方講的,卻又有種角力
這已經是一次兩論對立又共存的預演

[李安加了阿南帝的戲]
究竟這阿南帝短短的戲有沒有更加鮮明地表達出
由受庇護的少年轉往獨力探訪世界的成人的轉折點?

阿南帝再次指出了蓮花的意象 森林 還有老虎的靈性
再加上舞蹈與她的關聯,我想她所代表的確實是信仰的一面
跟母親是相近的 但此人的意義在我眼裡仍然是隱而未明

可是跟她的離別很明顯的是第一個"沒有好好地道別"預演
然後到船上之後 Pi少年期的故事就結束了
(還是要說, Life of Pi, 根本不應該翻成少年Pi的奇幻旅程啊)

奇幻漂流


船與肉

大家都知道動物跟人物的對應
廚子是鬣狗
貪婪殘酷的形象,嘲弄般的笑聲
中國人是班馬
草食,受傷,很有趣的是中國人也是班馬跳上小船後被震飛消失的
母親是猩猩
從照顧小孩以及父親餵藥來安撫旅行的苦痛等等都有指涉到
Pi就是Richard Parker
麥特戴蒙就是Jason Bourne

與家人同在的船上 大海雖然挑戰了Pi 但是Pi畢竟在父母蔽蔭下
父親試著維護母親的信仰, 因為他了解那是妻子在困境中的心靈支柱(暈船藥?)
這對父母一個由信仰轉到理性 一個從理性轉到信仰
雖然這並不是全然二元的觀點,但是做為兩個常互相挑戰的思考模式
這對父母再一次展現很奇妙的共存方式
然後還小小地道出出了另一個共存模式:不把肉汁當葷的佛教徒
我覺得他可以代表少年pi對於信仰和理性的看法:哪邊方便我站哪邊
(然後這個象徵少年Pi的角色很快在船難中受傷死去了,嗯,又是個比喻)

少年Pi被外面的暴風雨吸引,甚至快樂地高喊神蹟
直到他看到有人被恐怖的巨浪捲走
這段白目中二的行徑是什麼? (就是中二啊)

逃難的起初Pi在小艇上抗拒Richard Parker的片段.
好比是他心中的野性積極地想要逃命,但是他的人性卻厭惡這樣的自己(自私)
同時也尋求著家人的相互依附

Richard Parker除了一開始在水中掙扎,上了船後很快地佔據了防水布裡頭
全然沒有現身. Pi則在暴風雨中翻入水中又浮上
在那裡他看到宇宙 看到失落的家人
看到鯊魚(我不覺得鯊魚在這裡展現了什麼直接的威脅感, 你們覺得呢?)
看到蓮花, 神性 信仰之類的.
我不熟印度教 短期間大概也不會熟
但是那應該就意味著一種宇宙的和諧之理

印度神話中黑天把宇宙藏在嘴裡逃過了暴風雨

然後當Pi和自己深情對望時
也可以注意到老虎把鬣狗跟班馬拖進了防水布下
猩猩的屍體沒有出現在其中(這應該不是不小心)
他開始一連串人與獸的交流, 從試圖擺脫,馴服,到正面衝突,然後到和諧的共存
(這邊我覺得很直覺, 因為是意象的所以反而不需要過度解讀)
他為了生存開始食肉,甚至是食人,乃至於食母
我覺得殘酷性並不在此處的重點,
而Pi也開始質疑為何神給老虎如此的恫嚇,不願給予他人與獸共同的詳和感受.
最後他終於直接表達自己對Peter Parker的珍視與依賴,是在到達極限的彼端

前面所看到的還算是現實用奇幻的手法表現
這裡就真的是奇幻試著用現實的方式表現出來.

長話短說
我覺得是可以解讀出食人的意味 但是犧牲它物種存活自己的意義是最清楚的
狐獴是不是蛆也無妨 Pi確實用這個榕樹構成的人形島填飽自己
夜晚的酸液是胃液 躺在水面上的人既是Pi自己 也是他人
也是Pi自己在得救的同時看到所謂生命黑暗面的象徵
老虎很本能地就逃開了, 牠知道牠要生存下去.
Pi則從中看到了神性.
這其實也是在母親 阿南帝 大海之後 他第一次將實質的蓮花在自己手中打開.
然後他看到神性的核心中有著死亡的現實
(我覺得有點佛教思想 但應該是我個人文化背景的緣故)
但是接受這種生存與死亡的概念應該是許多信仰都會接觸的
雖然我對印度教不熟,但我想這裡印度教只是其中一種媒介
就好比Pi雖然信基督,犧牲自己拯救他人(把肉給人家吃喔!)
在第一次殺魚吃魚時卻感謝母親的印度教神

雖然這也可以解釋成母親的肉救了他...

...但老實說...我是覺得吃不吃他老母都無所謂啦.
愛獵奇就去獵奇, 某種程度上我們都是一邊讓老母減壽一邊長大的
實際上吃不吃也不是這裡的重點了

我不是說老媽不重要 我是說整個Pi的故事不是在講事實發生什麼

重點是他從想了解獸性,抗拒,受拯救到接受,乃至於別離
Pi跟Richard Parker的關係以及他們與他人,世界的關係
就是一個很典型的少年成長的構圖

然後他上岸了,為自己遺失的老虎哀悼而泣

我們從來沒有好好跟別人,跟過去的自己道別.
就長到了現在這樣
有時候想念那種內在衝突所帶來的能量, 卻不得不珍惜當下的整合感
Pi很久沒有緬懷他的過去. 仍然熱淚盈眶
可是這不影響我們往下走去.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TDKR - The first draft

我現在回頭看The Dark Knight
還是覺得這跟TDKR在意義上不是先後承接的
TDKR和BB在概念與橋段上的連接更強烈
或許是因為起始與結束的概念 這兩部背負了較多蝙蝠俠系列的設定
但並非說這兩部片被包伏困住了 只是對我個人而言
TDK似乎更多了一些魅力.

TDKR重覆了BB所講述的恐懼
而TDKR所表現的深度又比BB更加一層
這深度則是建在TDK對Batman的深刻打擊上

BB時的Batman年輕 強大 這世界還未準備好接應他
TDK時 Batman開始倦怠 他的人類面試圖將他抓回現實中的公子生活 
             然而Joker的所作所為全然破壞了他的機會
             在失去摯愛後 他才知道自己身邊有多少可以失去的
TDKR開始在八年後 Batman當年半無知的無懼已經漸漸退化
           對自己的了解讓他脫離了初生之犢的無畏
           又是因為生活的累積讓他更多了無法割捨的東西

        所以他消失了 卻沒有離去
看TDKR前可能必須意識到Bruce Wayne仍然是個心靈脆弱的少爺
他用Batman背負了罪名 Bruce Wayne面對了Rachael的死
這正義與情感的糾結讓他無法用逞英雄來治療自己的哀傷
(當然這與TDKR的起始背景不全然相關 可是知道了會有助於入戲)
TDKR出來了許多新角色 但每一個都恰到好處地表現了自己的角色定位
(TDK則是Joker吃掉太多注意力了 )

"You either die as a hero or live along to see yourself become a villain"

然而我覺得Nolan的眼中完全沒有純英雄的存在
我們都是人 他們也是
經歷了更多痛苦並不讓他們變神變聖
恐怕就連Joker也是因為這樣被給予了一個更人化的結局
他們可以是理想主義者 但沒有人可以完成它

而來到了TDKR
反派更加人化
Batman也是
所有角色都展現更多的人性 沒有人可以因為犧牲或是理想升華成更偉大的存在
也許有些令人失望 卻也令人接受

Nolan一貫地將畫面表現得相當清楚
不會刻意放很多細節在 一個鏡頭中讓觀眾不知道重點
可是在觀影過程中 即使你知道
也不知不覺被吸進去而被電影的起伏給帶動

能夠在顧全娛樂效果之於將想表現的人性糾葛和概念令人印象深刻地表達出來
則歸功於Jonathan Nolan的精細描寫

整體而言 雖然TDKR不若TDK那般令我激動不已
但做為系列的終結之作
我覺得他將前作所探討的議題 描繪的概念
都收納得不生突兀 相當值得敬佩


最後 我個人的喜好程度約莫是TDK>TDKR>>BB

收納得

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

NYC流水帳

很久沒有打這種流水帳紀實了
理想中我會打完這次NYC後回頭打ATL的

6/29

早上一早八點跳上Boltbus奔向紐約 車上一邊打我的報告
這次Boltbus的司機挺有趣的 但他接近紐約時停下來上廁所後
拍我肩問我網路順不順時我真的有點囧到

最後我們沒有停在預定的地點 大約一個block之遙
但我也因此再k-mart附近找到一個有wifi的地方
得以活命(?)

電話簡訊都傳了才知道豆姐他們好像比我還晚到NYC!?
不過聯絡上後立馬決定去Flushing與他們會合
抓了一個MTA map的app 好用而且多次幫了我一大把
可是去Flushing沒什麼好用App的
七線到底就是了

週五天氣很熱 豔陽曬在人滿為患的Flushing.
我到時先隨意走走晃晃 順便期望有賣湖州粽子
不過很快就接到豆姐他們的電話了
可見她們的旅館離Flushing是挺近的!

由於他們有明確的目標 所以很方便
不用在大太陽下思考要去哪
直奔Flushing mall吃阿宗麵線.
這Flushing mall還真的有像臺灣的一些老舊商場
西門町那種
確實Flushing就像是個早期的臺灣那種凌亂感
好吧 也許是臺北那種


我不是個麵線或小吃通 不過我覺得口味還不差 料挺實在的
蚵仔麵線跟蝦仁羹好吃 蚵仔煎跟糯米腸不ok 豆腐普通


吃完後在外面看到東森新人王的舞台
現在全球化勞工交流的現象真是很盛

豆姐阿尼離開Flushing前在coco買了飲料
我pass~

然後目的地是Laudree
可是我帶過頭了 很習慣地坐到靠近Metropolitan的那站
下場就是辛苦小豆跟阿尼了( 阿尼還帶腳傷)

不過這間店讓我很欣賞的是他並沒有因為少女的酥胸而讓整間店過於少女(?)

雖然我還是很好奇少女的酥胸究竟是哪位紳士想出來的...不過算了

之後阿尼放棄了逃到Starbucks工作 我跟小豆殺去Uniqlo
Uniqlo的船形襪幾近完售 真的是件很可怕的事
上次還有不同花色可以挑
我說你們出那麼多沒人買的長襪難道不需要檢討一下嗎
(但其實還蠻好看又划算的 怎麼會剩這麼多)
結果小豆獵到一條短褲 我則哀傷地發現上次買的9.99今天特價7.99
一氣(?)之下買了僅存我可以接受又有size的MGS系列UT.
果然這遊戲的玩家sense都很接近 那到底是哪些沒sense的人設計那些T-Shirt的....

晚上到東村吃了世田谷屋
因為一風堂要等上簡直只有笨蛋才會等的時間
事實上世田谷屋也夠好吃 也許沒有鳥人那麼威 但夠力了

吃完後帶著他們去逛Sunrise
幫豆姊的小三丸子(?)搜尋晚餐
逛了逛又走到仙跡岩 最後發現去Flushing吃宵夜可能更爽快

好吧 聽起來是挺不錯的 不過我已經背著行李殺去Flushing過一次了
第二次就饒了我吧

...看起來是超好吃的沒錯...

於是我背著包袱回Hoboken跟Jonathan會合去了.
吃了個Cold stone.


6/30

今天悠閒地等著豆姊他們聯絡
後來決定去了Cafe Orlin
出門前感到很困惑 因為想要順便訓一訓新鞋
但是想說晚上sleep no more是參與式的劇
不要穿得太出戲(個人想法)
結果帶錯褲子 超熱

不過Cafe Orlin附近真的很多打扮非主流的人們
應該是鞋子的關係 我被小搭訕了兩次...

話說回來 Cafe Orlin的Brunch還挺不錯
也不用等很久 可是整體回憶起來
難免被另一家神級的Pancake蓋過

之後 應丸子的心願去Met看了Prada(和其他)的展
這展是蠻有趣的 可以看到Prada跟Schiaparelli的相反概念下的合作
我則跟著阿尼看了一堆佛像.
逛了這麼多次 大都會真的是路線很雜亂的一個博物館.
到底是誰用這種百貨公司的方式去設計博物館的呢....

在這上東區看完Met 就前往Lady M
路上經過La Maison Du Chocolat買了個又香又濃的巧克力冰淇淋...
真的是又香又濃. 比平常吃到的一般巧克力還更巧克力
雖然不常吃 但我超愛原味巧克力 以後巧克力要是漲價怎麼辦啊...

Lady M一走進去就聽到滿堂中文...恩
這間店該不會在華人圈裡太紅以致於其他國家的人都不來了吧
先前在牛角吃過抹茶千層 但我覺得作法有些不同
其他Strawberry short cake跟乳酪蛋糕 光是看樣子就感覺得到製作的用心
並不是說有多華麗 可是那一層層細緻感是真的光用肉眼就看得出來的


冰咖啡也很好喝(對我點冰咖啡 請不要抨擊我)

然後 我們道Time Sq讓小豆挑選他的杯子 無奈...
日新月異的消費產業不是一般人跟得上的 小豆杯子的同梯們已經從架上消失了...

然後背負著莉姊的期望 我們去了 Citi旁邊的vendy吃Kabob
恩恩? 喔喔!? 有好吃的感覺!
莉姊是這間嗎? 下次來去跟Astoria那間比一下

吃一吃一驚快沒時間了 於是就速速找了附近的地鐵站快快前往下一站
請見上一篇 Sleep No More.

全場最緊張的時客應該是在擔心Jonathan趕不上 還有看不見前方的曲折迴廊
被小豆阿尼丸子們硬是交換卡片丟下我一個之後反而一切感覺很平靜.

<< 中略 >>

事後...咳 去了大將吃燒烤 其實應該試試不一樣的店
但是腦子一時轉不太過來所以....

稍稍填肚子後就回Hoboken去了

7/1

今天的Brunch是Five Points
有令人激賞的滷肉,辣炒蛋, 最重要的是非常強大的Pancake 
這個飽足的早晨預言了今天的行程...
茶庵吃甜點 Otafuku吃章魚丸子
不得不休息一下走了東村幾圈 去功夫茶喝飲料...
又飽又熱的下午走得整個很想睡
最後來到一家丸子找到的拉麵店Minca.
很棒很棒 給你大姆指

很不錯 這一區值得持續開發
後來去找Jonathan的Ave B那一帶看來也很多pub之類的
似乎是個發展不那麼觀光的角落.

晚上實在太飽了以致於略過一餐也沒發現.

7/2
今天跟Jonathan吃了點簡單的東西 補了一下要買的衣服
便準備上車回去了.
準備...然後就等了一小時才上車回去..........

2012年7月3日 星期二

鬼魂們盤旋的噩夢 Sleep No More


Sleep No More.

要想表達出來這部戲的感想
可不能勉強自己穿插著烙不怎麼好的英文



簡介


一棟七層被打造成舞臺的倉庫
用電影的特性結合舞臺和現代舞
場景中的一切細節埋藏著數千志願藝術家投入的精美道具
互動式的演出與可觸摸的各種道具放置在巨大空間內

讓這齣劇給人一種真人解謎遊戲感
或是主題樂園的故事性鬼屋
觀眾的雙眼就是攝影機, 用好奇心做分鏡表
被害怕與興奮追趕著在場景間奔走

在陰暗中自由探索讓觀眾瘋狂地著迷追逐
卻也只能捕捉到星碎的片段

非線性的循環方式讓人被時間流動困住
於是故事不斷循環

抽象與黑霧的裊繞將觀眾的注意力濃縮到表演者身上
白面具們驚惶迫切地湧至角色旁邊的畫面著實十分趣味
觀眾的見證在那些角色身上
是罪惡感的壓迫 是冤屈的見證 是聆聽秘密的驢耳朵

角色演出


我想在此將劇中的角色視做亡靈
而我們看到的是他們不斷重覆的回憶
亡靈們不用語句解釋 而是傳達情緒
肢體語言亦然 

馬克白與夫人在臥房爭鬥時搶取高位的意圖
MacDuff夫人與女僕在餐廳的追逐
Porter在大廳努力地維護MacDuff夫人
在傳達角色關係之餘也呈現了精美的動作設計與執行力
當我跟著女僕走進房內 坐在床邊翻動nightstand上的小書時
一抬頭看到她補完妝 眼睛往鏡中的我飄來時的焦燥

還有她在餐廳流理台默默洗著手的怨毒眼神
和她微低著的頭在燈光下陰暗無光的雙眼

在另一角色出現時昂起首來那明亮的光芒
而這僅僅是我看到的鳳毛麟角罷了


複雜的舞蹈可能只是某些意象的藝術化表現加上即興演出
或多或少有優秀的演員們以角色的立場投入劇中的表現
然而即使看完所有人的惡夢 觀眾擁有可以掌握的真實嗎?

故事


基本的故事結構是MacBeth, 但場景與部份角色則借用了Hitchcock作品內的描繪
或許在配角身上或道具中可以看見一些其他作品的故事也不一定
(是時候去拓展一下不同作品了)
要是這劇中引入羅生門般的多重版本故事
那實在太邪惡了

但若這故事本就是亡靈們自責與遺憾回憶的投影
誰能說準我們看到的部分是真呢
故事還有謎團待解 先不多提

音樂 / 燈光

劇中的音樂在不同角色上的不同情節會有不同代表性的音樂
像大家都看到的雷射舞 應該就是屬於三個女巫的techno
大致上都能感受到該場景所要表達的意義
全場無語的情況下步伐聲真的相當吵耳
不論是演員或是觀眾的

不同場景移動間的干擾我想是在算計中的
場景間聲音的干擾視做不同片段的接近度高 讓觀眾有機會攫取一些線索

燈光想必是一開始進場最能體會到的 
經由漆黑迂迴的走道觀眾慢慢走進不同場景
並且在黑暗卻開放的舞台間集中觀眾的焦點



Sleep No More確實是一部兇狠的作品
逼得你思索不出個頭緒
卻又忍不住思考
花了大筆票錢一次兩次看個六輪劇情也不見得組合得出來原貌
最後真落得整夜不眠了.

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Washintton D.C. Dragonboat Festival.

I know it's weird to write this in English. Without challenge there's no meaning of doing this.

I ran into an old man this afternoon, on my way back to the tent.He's a normal white man, pushing the pedestrian light for us and was looking at me curiously.

Finally he asked me if I paddled in the race, and we started to talk about this event. He said he adopted a girl from China and brought her here to contact with her own culture.

I was really touched, not a bit of awkward.

I, as a part of  highly influenced member of Chinese culture, am having my first attempt of dragon boat racing, even though it's a rough and modified to modern boat-racing culture version.

A traditional dragon-boat racing is a two-lines boat racing with drummer ahead commanding. This custom is made in memoir of a poet who drowned himself due to his disappointment to the emperor or the government.(as I remember) Anyway his loyalty is well-known and people made Chinese-tamale and threw them in the river to distract fish from eating the poet's body. Dragonboat racing's connection with this poet, I admit with shame, is forgotten by me. I believe it's a tradition develop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rowing tamales. lol

Anyway, I participate the racing team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lumni Association by accident. It had been a struggling in the last quarter of the training, but nevertheless, I finished both 250m and 500 racing as co-leading paddler. I met many people, which is my purpose of participating, and feel satisfied after the races. I'm glad I have teammates who devoted themselves into the race and the practice, and supporting team which cheer for us even when we are falling far behind.

Our effort results in both bronze medals in 250m D division and 500m E division, which is not outstanding.but just as old-fashioned saying, "the process itself is the outcome." I feel accomplished. I am glad that I really be in part of this game, while a adopting father is more aware of his daughter's culture than us. Nice job, my teammates, I'm proud of you and really want to keep the contact with you in the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