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去了粉樂町的東區漫步
劉維公先生說了他為此造訪東區很多次
在那之前對東區的熟悉留在1993年以前
轉頭看我身後一半的人生 正巧是1994年以後的東區
路從東區的富邦大樓(N.Y Bagels旁)開始
走過圓環 維公公講了財神酒店的故事
當初老爸帶我經過時 也曾慨嘆過這個圓環上的殘缺
如今 于又任到國父紀念館陪國父睡了 財神老早離去的酒店也轉成台新銀行的藝術總部
這一區維公公說是東區大樓與街道的大樓代表處
對我而言這個圓環不常是逗留之處
以腳踏車騎士而言 也並非友善的路口
不論是第一間以男士為主的遠東 或仍然亮著燈火的雙聖
仁愛圓環可以說是東區的腹心
幾次與宜寧坐在台新腳下飲談 看著老舊的外皮一一蛻變成新的大樓
誰都感受到東區不斷的變化
跟西門町那樣快速的街頭變化不一樣
也與信義區緩長高貴的成長不同
東區混織了南區的文化氣味 其中一個要點 就是誠品的茁壯
1980年代是台灣發展的重要期間
不但百貨興盛 各項特色也藉機吸取養分資金
誠品 誠信與品質 據維公公說 當初誠品還不是商標的怪獸
所有店員都是精挑的佼佼者 說得白些
就是些把精神全投住在書本與思考中的 書蟲之王
或許可以是如今遍地的文青之典範
不用查電腦就可以拿到書 順便把書的內容精要地簡報給你
誠品另外的貢獻 也許不是他的
就是創意市集 如今不論是否自創 是否有經過申請
深夜的敦南誠品前昏黃的燈光讓許多年輕人的夢活生生被攤在夢遊的夜客之前
我經過了無數次 雖然在眷戀彼此的上下眼皮間不盡然看得出來那些衣服的剪裁設計獨特在哪
但是至少可以看到許多獨特的人
誠品從半夜跟家人一同去採購的書香紙氣之地 變成週末夜吵雜的文人夜店
門裡頭有的在喝咖啡有的在睡覺 與其說看書不如說打發夜晚
門口掛著許多不知道是有才氣還是財氣的人們
畢竟警察來了一樣四散飛
以往的文化總站似乎已經把階段性任務達成了
從此以後安心地做它的指標
經過誠品門前的街頭市集
接著是忠孝敦化路口 不夜城的燈光
敦化南路的綠紋和忠孝東路的塵煙流竄交叉在這裡
錢櫃 順成 東區的歷史見證 文化演變都殘留在這
看得到大樓面的景象 也接觸得到街頭式的文化
東區浮現出高發展都市的一個特質-透明化
我對於維公公講的這點很感興趣
何以boston所有酒館全都開放式的甚至連球賽轉播都朝著外面
或許即使在美國這隻資本主義養肥的老鷹當中
也醞釀出空間的共有性這種概念
這真的是對於設計與概念的一種磨練
東區巷弄間能夠存活的服飾店無一不如此
然而這也非充要條件
敦南巷弄中的小店是上大學後才開始搜尋的
但是包含從IR開始的新穎料理 這邊的變化是拍馬也趕不上的
許多小坪數的店家似乎暗示了西門的某些型態也被此處吸收
而東區就將成為吸吶商業大樓與街道文化的綜合生命體
住商混合的規劃在這裡不知道是吉是兇
我寧願往前者想 以後這裡的住家會像店家一樣充滿表現欲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