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脫離恐怖谷的BioHazard

之前Lording在為僵屍片癡狂時丟給我一個頁面
講述僵屍之所以令人害怕的一個解釋--恐怖谷理論
(有宅級的朋友也是有很多好處的)
之前聽過這個理論的時候是在...寄生都市(PARASITE EVE)那段時候

從wiki中文頁面的介紹,我覺得這論述有點像認知不諧調
微妙的差異越容易造成訊息接收者的混淆,矛盾,進而引發不安.
我還隨便引申成越接近自己的差異性可以造成的傷害最大
用來解釋朋友比敵人還容易傷人


在3D繪圖技術越來越優異的時代
恐怖遊戲要營造氣氛應該是越來越多武器可用
做為類型遊戲的名作 Biohazard 5 (美版:Residant evil 5,後簡稱Bio5)
何以被忠實的老玩家們失望地評為最不恐怖的系列作?

上週六有幸嘗試這款最新作 試過後參照遊戲影片將後續橋段啃食完畢
也許跟最早的Biohazard比較是比較適合的
優越的即時運算動畫比起當年的波力貢人細膩得多了
對於駭人長相的細部描寫自然比較成功
可是一路看下來卻缺乏一代最著名的僵屍回眸畫面那種毛骨悚然
開放式地圖 四處都可能有敵人湧入 遭受攻擊
比起當年用無敵開門術可以阻擋所有敵人要有壓力
可是以往系列作的通道卻相對狹窄而令人感到棘手
而Bio4開始延用的主角後方視點或許對於突如其來的攻擊更有臨場感
原先的固定視點則有被監看的恐怖
Bio初代最著名的少彈藥和藥草合成 現在也大幅修改
子彈除非槍法極爛否則用不完 藥草一到手自然變成噴霧罐
當然這和耐打程度的調整也有關係...

上述看來Bio5並沒有流失太多恐怖的條件
但是翻看Bio系列作的系統劇情後 我似乎可以感受到Bio5流失的壓力在哪裡

1. 雙人合作模式
不管有沒有其他玩家,主角身邊都會跟著一個可信賴的角色(甚至單人時他更可靠)
還有合作雙人體技 雖然前作也有協力逃脫的前例
但是在這充滿戰鬥氣息的Bio5中 多一個夥伴簡直像是玩雙截龍

2. 劇情取向的大變化
從初代作品開始 Biohazard系列一直打的訴求是生存的恐懼感
一直到被困在鄉民中的Leon(Bio4)為止 劇情中主角也許目的不同 卻都想逃出生天
可是Bio5從很早開始就顯示出為愛走天涯的主軸
而雖然劇情是想掀開謎團 但是這謎團的層次比起生存的恐懼差太多了
3. 謎團的不足
這是系列作的原罪 從初代開始不明究裡的受困洋館至今
Biohazard的故事格局從一間窄窄的洋館 變成國際級的冒險
雨傘的敗亡雖然由Tricell接手 可是關於病毒的歷史已經解開了好一部分
同樣的題材被罵老梗 不同的題材相當於從頭開始
4. 這該怎麼說好呢
舉個例子吧 當年可信賴的高強隊長Wesker
在初代中就由長官變成背叛者再成為被殺的背叛者 然後又沒死
戴上墨鏡學了駭客任務 至今被挖出他的身世之謎
不管他最後有沒有死透 這樣的大魔王已經失去讓玩家膽寒的不明感了
(雖然很強 雖然一掌可以巴死人 可是不恐怖)
而病毒的存在由於特定角色的劇情使然, 格局也從大公司的利益縮成個人式的野心
就像是Bio系列凋亡似的...?

Bio5無疑地還是個優秀的遊戲 內容也切合主題
雖然比較起來他比較像動作遊戲和戰爭遊戲
即使恐怖氣氛下降了 Bio系列還是有他的主軸在

Bio5彷彿站立在一個類型遊戲的分水嶺上
看著風頭思索何去何從
希望Capcom就像以往一樣 雖然令人有所不滿
但總令人充滿期望

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寫給地球的摩登情歌 音樂合輯


裡面可以聽到不少風格的歌
我的印象中 這種作文式的投稿往往會導致參差不齊的水準
雖然精神不符 但缺乏報酬還是讓人少了些動力

不過GREENPEACE這張卻沒有這種現象
(好啦 還是有 但不明顯啊)
這種主題我想應該沒有人會搞 重搖滾味或金屬味的吵鬧歌
R&B Hip Hop Folks都還有幾味

曲還不錯 可是詞總少了點隱韻
不過例如我個人最嘎意的鋼琴與小步舞曲
我...沒有把詞聽的詳細
好像女主唱聲音都容易讓我忽略Detail
但明明是高頻細節會容易分辨才對...

斑斑就不用說了...發音小朋友魔人XD

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Leather

週六跑去吳豐仁師傅那買了一條原色皮帶
跟它約了時間拖了一下 讓他白等了一下
抱著一臉歉意等到他再來開第二次門
看著吳師傅提著便當進工作室開工

雖然不是第一次進皮件工作室了
但是第一次訂製自己的皮件 聽說吳師傅做皮帶快速
想趁機親眼看著皮件誕生
雖然吳師傅也有做加工式的皮帶

可是這回我只想要一條原色牛皮皮帶
就連皮帶頭也是簡單的設計
我愛在低調的堅持當中拼命鑽研特別

在我被龐大訊息洗腦之後
皮件跟牛仔褲這兩樣東西都列入了
長時間使用會帶上獨特韻味的產品
也許在一開始牛仔褲只是個代表年輕人的服飾
可是看過一干人等對古著(Vintage)的熱情後
我開始體會到一塊已經爛得像抹布般的帆布褲
到底有什麼樣的歷史與技術地位
而皮件在以往我只能感嘆標價上的不親人 轉而選擇替代用的塑膠製品或帆布製品
一直到近來接收了大量手工皮件的訊息
消費能力增強([形] 1.年紀變大的 2.賺得錢多的 3.敗家的)
發覺這個產品不那麼遙遠 同時跟牛仔褲(為表尊敬以下用原文Jeans表示)一樣
由新品使用的十年多之間 會依使用者的習慣與生活累積不同的痕跡

如果說現代人多用服飾來標示自己
那這就是將自己的生活一日一日刻蝕在身著的物件上
和建築上"以生活的痕跡形塑空間"感覺是相近的概念(勾帶勾很大)

在我自言自語之間 吳師傅上好液狀的保護油
用裁下的皮做了鑰匙圈跟皮帶扣環
刮平皮帶的裁切邊 扣上皮帶環並釘好卯釘 打好洞

慌忙地試了一下 第一次用這樣新的厚皮帶(四公分寬 4厘米厚)
有些硬 但是有種很實在的感覺
吳師傅告訴我 皮件最好的保養方式就是使用它
老媽從義大利買回來給我的The bridge皮包也確實越磨越亮
彎曲處漸漸有些細紋了

要是這樣慢慢一步步踩下去 一雙兩萬的工作靴或是要價[ 消音 ]的皮衣
遲早有一天會出現在我身上
套一句皮件玩家的話:再往上玩只是爽度的問題.
只不過他們往上玩的地平線
也是一雙鞋要六千到八千的DM和RW...

這篇文從剛買就開始編輯 現在也兩週多了
先貼一下剛出產幾天的照片


尾端請師傅蓋上我名字縮寫的鋼印
但是大多數人似乎會請他蓋上師傅自己那分兩次蓋才完工的有趣頭章

用了一陣子後 原本粗硬難穿的皮帶漸漸柔韌了起來
再來就是隨著使用 把時間一點一點揉進深沉的棕褐色裡了

2009年3月20日 星期五

女性包裝紙

上篇女性包裝品講到少女團體的包裝 先不管早安或是上篇講的SNSD奇妙的舞步有沒有賣點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有好奇過

為什麼超偶的張芸京那種型不會出現在少女團體裡
不要跟我說他是男人 說他不是少女我比較能接受

我的意思不是這麼曖昧的情況
可是做為商品化的"女性樣板"有偏差就表示賣點有差

Ella是形象偏中性化女性藝人的代表
真的有差很多嗎

我涉獵娛樂圈不廣 不知道有沒有其他少女團體引進大量中性賣點的
但是在早安跟黑澀會這種節目我想是不可能出現外形跟行為都中性的角色

事實上Ella行為不算很中性(以螢幕形象為準)


回過頭來想會同性糾成一團的女生多半也不是那些中性的女生
而像SNSD那種不同類型的糾在一起的群集
是很難在自然界中形成的(有點Animal Planet...)

那充滿特定形象的女性組成團體做為商品
這樣有什麼不好? 可以滿足某些人的收入營造某些人的偶像
沒什麼不好 只是做作得很噁心而已XD

我竟然為了單純一句話打了兩篇文...

女性包裝品


2:47最左邊有一個異常的跳動

韓國的女子團體好像叫什麼少女時代
我看到時除了對於這種包裝方式露出一抹尷尬的笑之外
意外想起梅與櫻介紹的日本可愛文化
日本有名的早安少女組分裂(無誤)出各種子組
將女性的商品化打造出各種子項
用食品業形容就是本來出果汁後來進而推出酒類或乳製品和咖啡等的公司

而韓國這個團體比較像是專門出果汁

仔細看的話這一群女的造型極雷同(這真是很有趣的特色)
但是每個人似乎又有同中求異的感覺
我沒有觀察其他宣傳 可是從live隱約有覺得好像有重點人物在
跟早安系列不太一樣的是她們很敢表演以展現魅力
有沒有吸引人是見仁見智啦
某些動作是典型的引誘方式
你知道 我知道 觀眾知道 可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韓國的舞蹈是強項 我個人覺得這意味著表演魅力
這群女生也看得出她們有足夠的磨鍊舞蹈技巧
甚至是舞臺上表演必備的招牌表情

早安則是全面性的商品化
以至於商品本質也看不清
MV製作與其說銷售少女本身不如說銷售氣氛
就整體上來講我想日本還是細膩些
韓國也許是因為素材好(不管有沒有整啦 反正選種跟基因改造差不多)
所以有種肉體銷售感
早安少女也確實沒有什麼肉體可以銷售
或說同樣走少女風的話 早安不介意連少女的身材也呈現出來
因為他們是戀童癖比例高的成人產業大國
而韓國主打少女也毫不遲疑地使用成熟性感的身段與打扮(也許在韓國那是少女級的...)
因為他們是民風強悍物化風氣極盛的的強姦大國(誤)XDDD

今天WBC南韓輸了 雖然有種有插旗有報應的感覺
但是突然覺得日本大贏一場後就裝弱 集氣後面用的想法.
在此為南韓哀悼一下


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

為什麼仗勢欺人

在面對為什麼要幫助弱勢的討論時
總不會缺乏這樣的想法
"為什麼既得利益者要放棄遵從數百年變動的歷史而累積的變異與財富?"
利他行為於是成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行為

在黃榮村老師的課堂上我選擇這個主題報得亂七八糟
不過以神經做基礎利他行為的理論根基仍然不脫自身種族利益

所以我們會為了不認識的人而難過
也會為了遠處的危難而害怕
不拿理論說嘴 用我們的認知結構去為其他物種擔心也是綽綽有餘
符合"追求自身利益"這條生物法則

這條法則實在沒有充分的條件讓個體選擇任何一方的作法
難道曖昧而殘忍的道德會是我們遵照的法則?

==============

常也有人說一切的公益不過是自以為正義的自慰
事實上正義也就是片面的惡意
挺著社運旗號扶助弱小
什麼立場都一樣
跟拿著大把鈔票賞巴掌
沒有什麼兩樣

但 如果我們是在不斷推翻以往的道德
那試圖推翻我們道德的人不就可能是先軀者?

2009年3月17日 星期二

悲到底 就美了

這是表坊當年相聲劇裡一個段子的台詞
講述老榮民將悲傷的故事做為比高下的理論

當然美不僅有悲
但是重量究竟是不是背負思考的人不得不記取的

在呈現議題與思想時 可以幽默 可以浮誇
可是我想要引的是
為什麼當藝文或社會運動參與者
顯得太過輕浮時 好像就顯得失去重量

舉二結王公出巡時城鄉所像是高中社團活動的參與來說
附近興中國中拿著旗子走在中間也比他們像一回事
於是他們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確實有吸引到一些人的目光

雖然我不支持文以載道 卻也不支持徒具其名的口號活動
當時看到城鄉所的作為 只有說不出的不是滋味
現在想想卻不知道更多血肉的行動有沒有辦法更感動人

因為現在的臺灣 旗幟飛揚不見山水
很悲哀 可是即使這樣悲到底 我也不覺得美

2009年3月15日 星期日

弱勢

猶太人恐怕是最具代表性的強勢少數族群了
而最多數的弱勢族群 或許可以用女性來當代表

這世界上有很多主義和思想
但是面對主流時這些涓涓細流往往改變不了任何事
而一灘缺乏水位的湖泊也打不出一滴水花

這不是以宗教之名發動聖戰
或以被迫害之名先發制人那種弱勢族群
更不是仗著為地球好的綠色暴力組織(雖然我認同他們某些目的不用暴力難見成效)
我在說的是連正義的傘頂都撐不動的那一群

誰有資格幫地球請命 為弱者撐腰或為他們哭泣
某種層次上為了私利和理想實現都只是一種自我滿足
世界上永遠有幫不完的人
也有人永遠都在幫助別人

嬰兒能夠哭喊 只表示有機會活下來
連哭喊都不會的嬰兒 往往排不出肺中的積水就這樣死去

這不是悲傷的陳述
只是我們永遠可以再努力
當我們失去這份空間
就表示終結已經淹沒我們

2009年3月13日 星期五

Under Star


第一神拳第一部第一首OP
沒有特別喜歡 但是看到有人在板上求bass譜
就聽了一下 是那種不複雜但是可以感受到一點旋律感的bassline
日系的特色就是旋律感更重過節奏
雖然以bass來講這樣有點離經叛道 也許算是種punk(屁)

第一神拳是某個暑假沒事才發狠啃完的長篇作
雖然畫風一開始沒有很對盤 但是不知不覺就吞了下去

我覺得堪稱為少年漫畫的典範級作品
沒有用太重覆的模式來拖戲(變強像玩蘿蔔敦的不立姬)
沒有從合理的橋段過度進化到不可思議(像某部毀滅恐龍的鐵樂士的王子大人)
卻也不是單元式的殺不死老漫(葛西健二的龜有公園前派出所)

一路從台灣翻譯還把人名全翻成華人姓名的封建時代走到現在
動畫終於出了第二部 主角的宿命一戰還遙遙無期
能夠有這麼多特色型角色我想只能說作者真的研究甚深

有現實設定做背景的作品要是這麼認真
我想沒有一部會淪到爛尾雞肋的下場

除了一開始就來亂的那種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黑色遊行


最近又從youtube上翻來聽
雖然沒有什麼新的感受,卻很受鼓舞
即使最近都是些殺人砍樹輸球的消息
頂多只是透過螢幕看著參雜特效的敘述
ㄙㄢ ㄨㄢˋㄩㄢˊ
 管 理 幹 部 沒了也不是什麼跌落谷底的大事

但是我很挫折 對於現況還有察知的一切

我可以從圍繞自己的體制裡看見
從小厭惡地趕作業到長大應付地交報告
最後懶散地養家

這就是結果

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二結王公出巡

週日去幫宜寧拍了這個活動
她是以城鄉所助拳人的身份扮一個村姑

我以路人身份在一旁看著陣頭
其實城鄉所那批車隊的出現
恁是來亂ㄟ喔

這是我第一時間的感覺
坦白說以一個參與活動的角度
實作只有高中社團水準的組織性

身為鄉土文化推動同時身兼學生運動的立場
似乎並沒有要求這個行動精緻度與完成度的意思
轉頭又看到綠黨溫秉原先生跟社會系李明璁老師對樹的談話
這樣浪漫的訴求似乎是左派的精髓所在

即使我不很滿意這種相當於躲在房間收集眼淚想救乾旱式的不著邊際
卻不得不同意這可能是對抗巨大體制的理性主義方法裡最有代表性的形式

為了受不了我不具文學素養之繁文的各位
總之我覺得這個活動參與得很粗糙
可是我肯定他們的作為
要是有什麼機會在這番作為上盡什麼力
我會避免用同樣的方式

因為我是現實的膚淺人
---

這篇背後藏了很多我跟宜寧對議題的談話
有待整理

2009年3月5日 星期四

對立與左派

http://www.wretch.cc/blog/trackback.php?blog_id=pinkdido&article_id=13758899

前陣子在研習中跟學長討論到臺灣現況時
他沒來由地冒出一句話

我覺得臺灣缺乏以前那種顯著對立讓大家發洩敵對情緒


其實我並沒有看寶島一村也不是眷村子弟
本外省的對立在我家以一種奇妙的姻緣被消弭了
在這個立場上我對於這樣的文化特色一直只有做壁上觀的份

藝術的好處就是有偏頗的特權
即使以史實為基礎 但是從根底他是捏造的結果
藝術家不像史家有背負真相這麼沉重的包袱
也就是在野黨比執政黨好做 破壞總比建設容易
批評要比讚美容易(?)

藝文工作者有沒有背負傳遞訊息給大眾的責任?
要這麼問...也是有的
不過我偏向由另一個作品反向傳達
畢竟再怎麼樣中性或再怎麼透澈 每一個作品只有一的樣貌

就這點上我還蠻想找郭力昕先生討論一下的

======= 引用來源當中有一些有意思的回應 ======

身為左翼份子不僅是缺乏建設
有時候甚至是要找麻煩似地去破壞
要是我做為左派份子 就算被批評我還是會去批評

如果不去撥動 社會就像一攤死水
在這種還算安定的時局下(即使經濟不景氣) 左派會顯得刺耳也是可以想見

畢竟反向思考看起來不很正向也是很正常的(誤)

2009年3月3日 星期二

殺我

這次回羅東一直睡得很不好
連兩天被冷醒
今天還做了一個令人煩燥的夢

內容大抵上就是我認識的人們群聚在一起
大夥(包括我)覺得很無聊

於是決定要殺一個人 沒錯

大家也就很自然地把矛頭(不是真的矛頭)轉過來 面容嬉笑地要殺我!
我平淡地說 要殺我可以 但要說個理由
現在想想真蠢 都因為無聊要殺人了 還叫人家編個理由給我
聽了以後要是覺得自己該死 不是死得很不開心
可是因為我還沒同意 大家也沒有動手做什麼 只是笑笑地一直想說服我
不過最後並沒有講出什麼原因 只是一直彼此討論著要殺我

這個夢並沒有結果 只是在大家的討論中結束
也不像夢驚或是任何造成恐懼或失落感的夢那樣讓人膽寒
只是純粹地讓人心情不好 也不是要被殺的不好 是沒弄清楚原因的心情不好

我想可能是做人太差的報應吧

殺人有沒有理由都是殺人 理由有時候只是脫罪用的藉口
就算因為殺了這個人救了全世界 還是殺了人

因為我常常會不給人家找藉口的機會
大概這個夢是個提醒

-------------------------------------------------------

最近松煙問題是一個小焦點
簡單地說 新圖還沒評完就開工

看新聞片段 抗爭人士還是有一種高姿態的不肯退讓
有時候我覺得他們只是利用正當化當做自己情緒發洩的管道
心理學叫這種行為做升華

以東區人來講 坦白說 我覺得松煙那邊要蓋觀光旅館跟百貨是有點無趣
雖然平平在捷運站出口 可是西有sogo 東有三越
這一帶有如此龐大的消費能力在這一塊支撐另一個百貨嗎?
到時候賠不了也沒差就是了

不過更令我不滿的是
難道一定要讓東區這麼沒有變化嗎...
蠢豬 不要因為公園不收錢就沒有收益
這樣一條路上滿滿都是理髮店有什麼好處

東區的特色也是無疑的劣勢就是缺乏綠意
不論這後面有沒有政治因素 我應該也是會想去阻止砍樹的
可是如今樹已經砍了
安森長了這麼多年還沒變成森林
松煙要多久才能成為松綠煙裊的清境?

2009年3月2日 星期一

非看不可的電影 非聽不可的live

這次回臺北 本來很猶豫要看哪一部片
也許是獎項季效應
大小市場都有不少吸引人的片
片單不短 就不列了
這週還有Jason Mraz的演唱會 下下週有小野麗莎
結果我只去了當代看了一個差強人意的展覽

一窩蜂地去看真的有點悲哀

比方說Jason Mraz
花個幾千塊去聽他的現場一定很爽
不過我不會想要在那樣幾千人的室內坐在位子上聽他的歌
也不會想要這樣聽昊恩家家 小野麗沙
但是可能會想要這樣聽Aerosmith 或是張惠妹 張學友的演唱會

所以我想一定有些人不是喜歡音樂而去的
把音樂當做一種娛樂無可厚非 當做是一種名氣的代表可就有點呆掉
這是我一向的想法
可是或多或少都參有用外在行為標籤自己的意圖

有人去春吶聽音樂 有人去春吶喀藥 有人去春吶性愛趴 有人去春吶只是去沾個名氣
"嘿我去了春吶"

這種好像很了不起的形象堆疊在薄薄的表皮上 雖然不見得有益於內在成長
可是外在世界常會崇拜它

前陣子的Andy Worhol也就這樣釣了一大票肥鈔票

倒沒什麼不好
無慾則剛 尤其是熱門的慾望
滿足外在的崇拜跟滿足內在的充實都是慾望
我一直告訴自己沒有哪種比較高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