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觀後感]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看完這部片後,
我不敢再拿那些上課上到的半調子分析來玩了。
因為這部片實在不能計較那麼多。

今年夏天在臺灣我曾經在這部片跟翻滾吧阿信間思考。
看完之後覺得真是多餘的猶豫。

那些年走的是偶像劇路線,跟電影終究是不同的。
看完之後反而覺得:九把刀的故事本身倒是不差。
我可以理解那些因為幼稚堵氣而做過些蠢事的人如何和柯景騰共鳴。
還有九把刀怎麼從以前就想走反骨路線走到現在變成另一種主流的感染力

當然,我覺得他是一個集體現象而不是個體偶像。

那這部片變成電影後呢?


「糟透了」


其實也沒有那麼糟,但也就是個一般般水準。
我所以批這一道純粹是因為這樣回頭看金馬真的是很嘔人。
平平是導演我也不欣賞鈕承澤,但艋舺倒還真的有幾分威勢。
可是這部片角色那幾個沒甚麼會演的
喔郝劭文普通啦沒啥表現
然後那個叫獒犬的竟然在稀薄存在感中演得還算可以?
殺了我吧。

我已經不太清楚這應該是哪一個部分的人該負責了
所以我不打算罵九把刀也不打算唸柯震東陳妍希
也許因為九把刀講話就那樣所以柯震東算很盡力地在演了
音樂平淡也好 ,故事又不是煽情貨(頂多就是自慰劇)
分鏡剪接有問題,你們是想省力氣做甚麼?吃便當嗎?
喔對不起不小心又一個個挑出來罵了。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
這部片成功的部分竟然是開拍前就已經有一定穩度的劇本
那拍成電影是打書就對了?
也不是說要不要支持國片支持好片甚麼的
光是他拿這樣的票房就證明不同媒體互相渲染的重要性。
而且給柯震東陳妍希很大的鼓勵(劉德華愛你唷)
這部片就是大成功了沒在爭議的。

說白了海角七號也是這樣造出來的神作。
被娛樂片養出來的觀眾群看的不是電影是人氣。
哪,各位新進導演快快去給大老闆提鞋吧。
說不定哪天隨手撇個五億讓你找幾個宅男女神跟宅女男神來
不盡然會出名,但是可以掙點錢養家活口。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Blank Slate V.S. Template

Harvard的心理學教授Steven Pinker寫過一本The Blank Slate.
我這學期第一份作業就是閱讀一份這本書的短暫摘要並寫出心得
這篇文章會順著我的思路寫 我會試著將它整理好
裡面將人類本質分成三類:
  1. The Blank Slate:人類生下來是完全空白的,可以經由學習而培養成各種角色
  2. Noble-Savage:我們生來具有特有的個性,這種內在不是教養或後天壓迫可以改變的
  3. The Ghost in the Machine:很玄 身體只是一個容器而性格是由靈魂之類的東西塞進去的
這三項都各有我們對人性的期盼。
我們希望有可塑性;我們想要有個人特質不願隨人擺布;我們想要有某種超越物質的精神存在於我們的靈魂裡。
這三項也都有不可否認的缺陷。
可經由學習教養改變則表示1984跟美麗新世界的反烏托邦是可以存在的,即使世界還不像小說那樣美麗。
我們具有的個性無法改變表示惡者恆惡,善者恆善。給人標籤化成了有根據的歧視。
如果有超越肉體的東西,它究竟在哪裡。而這東西也一樣有前兩者的問題,所以不需要特別分開討論 。

大家已經有些共識了。
人性有一部分是先天的(基因),有一部分是後天塑造的。(廢話?)

那既定的部分改不了就先不管,我們的自由意志有多少?
在固定的性格當中我們有多少自由可以讓我們亂來?
 Libet's Delay是一個很有趣的參考。
這個實驗說的是:我們的意識和真實感受是分開的。
當電擊刺激增強神經的基本反應不變,但受試者主觀回報的速度卻慢於神經刺激速度。
Delay時間是500ms 也就是0.5秒
更甚者,當電壓高過某些程度受試者回報速度開始變慢。
這單獨來看沒什麼奇怪,不過是500ms而已,半秒。
可是人對於外界刺激的反應並非都這麼的慢。

Libet的實驗引起廣汎研究討論,有趣的一個結論是:事實上我們做決定的時間點比我們察覺到得還早。

那是什麼做了決定? 


日常生活的刺激當然不是電擊。
TED上Daniel Wolpert的一篇Talk談大腦的意義講到我們對於動作的無意識預測 。
最後兩個小孩的例子說明我們不單會預測,還是根據預測來進行各種行為。

可是我們的意識仍然慢了半秒。

所以我們以為自己知道在做什麼的時候其實早就做了
而自我意識是事後諸葛...?

...?

那諸葛亮那些戰略家的複雜計畫是在意識之外的...?
在這種解釋下是的
好吧 複雜策略的運作是否跟一般行為有差我還沒深入研究

但是回頭想一下
我們確實在知道自己是誰之前就做過很多事情了.
那些行為真的跟自我意識沒有什麼關係
難道自我意識出現之後有辦法take over嗎?
這邊也是值得argue的地方.

我是覺得沒什麼本錢和理由取代原來的機制啦...
至少我們學習的成果都是越來越自動化 而不是越來越認知化

Insight learning是不是自我意識的產物呢?
(猴子不用堆過箱子也不用看過就知道可以堆箱子爬到高處)
Social learning總該是吧?
(小孩子看什麼學什麼, 省掉自己實驗的工夫)

嗯.......這兩個也是在我們自我意識還在形成的階段就出現的吧?

所以自我到底是什麼?

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A regular Sunday.

今天早上突然覺得,是時候了。
就跟突然想吃炸雞或豬腳一樣。


幾天前的朝陽還歷歷在目,今天卻起了個大早
日光節約結束了,可能是因為這樣吧。

我還是聽著Cicada的專輯出門。
每個周日都一樣,我應該不是個喜歡音樂的人。

我家附近的公寓 喜歡的色調
 我習慣走到第一個路口右轉,看一下這棟建築,猜一下進出的人們是甚麼年紀,因為甚麼而聚集。然後走到還沒有車潮湧入的N.Charles St.漫步往南。
多是老房子,短腿走不出小小的舊城。人們逃離家鄉去找美好的夢想,留著房子在原地釀著自己的風味。






而我勢必會經過Washington Monument,和圍繞著他的教堂與Peabody音樂學院。
這是現實,沒有在早上七點吸引我進去的琴聲和桂綸鎂。

















教宗來過的花園 



過了這一段,開始往上爬進城市中最高譚的區域。可是在高低差當中,回頭是華盛頓在看你,往前則是港口漂進來的陽光。
其實沒有那麼美麗,永遠都是,只不過編織出來的總是得到一些褒獎。


然後,我看到人們了。

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為什麼翻滾吧!阿信

這次回去看到國片百家爭鳴的情況,有點感動。
即使我沒有看九把刀的那兩部片,也感受得到那種支配力。

就算變型金剛3是爛片,宣傳得好還是會有人看完之後叫好。
再退一步說,票房怎樣都比較好,這就是美國電影本來的優勢來著。

所以反覆思量後我要改口了:國片現在能有這樣的成績,真的是感激涕零。

翻滾吧!阿信也許可以說是翻滾吧!男孩的前傳,男孩們的教練當年如何接觸體操,因故退出最後再重新了解自己對體操的熱情而以黑馬之姿附出的過程。
其中當然有些苦澀的現實,也紮入一些酸甜的改編處,讓本來戲劇化的人生更貼近一般觀眾的心。 音樂分鏡剪接都為一時之選,絕不是胡亂濫用手持攝影和長時沉默就自以為是王家衛的東西。 廟宇,霓虹燈,花襯衫的顏色從鏡頭中透出豔麗的美。我很認真地覺得這部片可以大膽推廣到其他國家。

由人生的真實性同時突顯出不同主題上的張力,輕易地把所想吶喊的聲音蓋在故事之後。
跟之前在宜蘭做中輟生輔導的我所聽過的故事輕輕地在腦裡共鳴。
節奏跟情緒的拿捏更不只是一味地傷春悲秋,悲傷之餘有太多等著要超越的。
諷刺的人生還有化敵為友的奇特感覺。

骨幹實在,林葉申申。

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2011粉樂町 第二步

如何?寫得很不吸引人吧。
終於除了信義誠品及新光三越那邊都看過了。
我也突然感到疲倦了。
這次就捨棄對藝術品跟店家的協調性,純粹以打店為主吧。

TRiP衣服兼咖啡廳 地方小但很不錯
花徑開好久了 跟隔壁的hana都是,其實如今我也不敢說她們有多優秀,畢竟太久沒去消費了。
Au.Dot創意商品(完)
HUNTERBOOTS時尚雨鞋,跟旁邊的Angelia&Pets都是In the Playground系列,在常下雨的台灣其實是不錯方便的。Angelia&Pets則是台灣品牌,希望她們都能開久一點。

Nonzero也是熟悉的餐廳,仍然很棒。
小茶栽堂也是很優秀的店家,東西好服務也好,跟店員聊天聊到我都笑出來了。
papa bubble西班牙糖果訂製店,有點像金太郎糖但沒那麼甜。
莎拉奶奶在微風也有賣但是在光復南路旁忠孝東到仁愛的那條街上的攤販型店家相當很可愛。重點是很好吃。
紫玉晶華光看店名沒想到他是賣....下次來光顧看看好了。
i prefer概念店我很愛的店,但現在因為大人的理由很少買他的東西...
WZ又ㄧ間手工皮製品店,因為有挑戰活動所以打了一個自己敲上名字的鑰匙圈
CherCher有點古著風又少女風的店,雖然我男裝女裝都看,可是看到這麼少女的久了有點瘋掉

這次的店家總數又更豐富了,但是整體上藝術品的部分氣氛被削弱不少。
我是覺得能夠將作品融入店家本身的概念或印象等等是很不錯。
但也許是地點挑選等等原因吧,例如松山菸廠那邊實在不是逛街會逛過去的,這次走起來少了些探訪的感覺而更像是夏令營式的跑關了。
另一部分就是藝術品和店家分別作為主客的程度差異吧。
我覺得這次作品跟店家的融合度應該是更好的,卻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有些店家的作品讓人不太容易專心其中。各有利弊吧。

P.S.雖然松菸那邊遠 又在工程,實在很不吸引人過去,但是那邊的展出作品很不錯,感覺也有藝術園區的雛型出現了。且不論藝術園區的需要與否,松菸的發展還是很令人矚目的。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2011粉樂町 第一步


算算也快沒時間把他逛完了
今天逛到的是1~16 51~75
請對照地圖
1&2:富邦人壽大樓
比起上次沒那麼顯眼 但是一看就會覺得很微妙
畢竟這個路口太寬廣了
3:上島咖啡屋好地方 作品也很融入店家
只是作品下面就是座位 有點不好意思打擾人家
4:Undercover整間店就充滿裝飾性的擺設 並不會讓人覺得作品有多顯眼
5:Mischief算是間潮店吧 作品在這裡有點詭異
6:SKONO瑞典的鞋子品牌 這個作品相當精美
色調也和店家的品牌印象很合襯 (花樣就不見得了)
7:SecretService一下不太懂 看過說明也沒有比較了解 除了衣服這一點外有甚麼關連嗎
8:Soul Food很美的作品 說來慚愧 上次就常來SOUL FOOD看展
但一直沒有好好坐下來吃一下
9:Stupid Uncle這個巷子很有趣 更大過我對粉樂町的興趣了
作品本身跟店家的感覺還蠻合的
但是跟Secret Service的作品一樣有點令我不解
10:米得很可愛的一件作品 也是很合襯的一個組合
可能有點佔空間倒是
在這裡撞見三個高佻正妹 要我怎麼專心看展
11:rarehouse很低調的店 我沒敢進去.
12:Asana臺灣的瑜珈品牌 這作品也確實很瑜珈
13:MSPC這是個包包品牌 先不管作品有不有趣
店家本身的設計就很值得ㄧ逛
14:PHANTACi服裝店 我今天沒得細逛
但是也蠻多潮系衣服
15:KOOLOOK忘記進去了
16:群星大樓把一間空屋拿來作展場是不錯
要不是前面剛好沒停車大概也不會發現
發現了你可能也只會覺得怎麼空到荒煙蔓草都沒人來清理
但是他是有整理的喔~
17:Simplemixi
有點點嚇人的作品 可是跟櫥窗中其他擺設算很融洽
這也是服裝店 感覺應該可以去看看
嗯 我現在也只能看看而已
接下來是推薦好店一句話(逃)
51很快樂的咖啡店
52座位很寬敞舒適的咖啡店
53空間很窄但很適合買女性飾品的地方
54這麼有名還需要我說甚麼嗎!
55很有趣 店裡很多老闆自己設計的玻璃彩繪 也有在賣
56玩具店 之前就逛過很多公仔類的
57我找不到!!
58好像很好吃 位置也很好 歡迎大家在東區時來吃點心
59很適合小朋友 超可愛
60古書店應該要有的氣氛 好樣系列
61廚房 進去時感覺很熱鬧 溫馨
62感覺比較走時尚風 比較忙 沒有樸克牌了
63還沒開...
64又是玩具店 很好玩
65聊最久的店 順便玩了另一個活動結果拿走一盆迷迭香
66在裡面看到一隻可愛的小柯基犬
67我錯了 我錯過這間
68很熟的臺灣品牌手工皮鞋 我很推 私心推
69店本身可能更引人注目
70店員很熱心地詢問我手中的迷迭香怎麼來的 感覺很復古風的店
71太有名了不用講
72很熟悉的店 但目前還沒買過他的東西 (皮件) 不是不想要 是沒預算...
73很多皮飾品 我喜歡這條巷弄的味道
74是個新開的店 希望能撐下去 順道一提今天這條巷子在拜拜
75數位沖洗店 感覺很清潔
76在我家巷口 一直覺得他很高級 結果店員蠻親和的


2011年6月3日 星期五

組成! (理論上)集大成之GN-X

為了向FB刻薄的轉貼系統示意,我這篇打算通篇使用標點符號了。
在Xekuein跟Unicorn之後,我第三隻的下手對象是Gundam OO(讀音:剛蛋蛋蛋 又稱肛蛋洞洞)的第一期次世代雜魚機:定位有如Dreamcast一樣出來打一下臉之後就沒戲份的可憐可惜傢伙。
那麼,讓我們直接進入岔題吧!

因為我走素組路線,所以在零件還在Runner上的時候就開始下刀做墨線了。

如圖所示差別如此。

嗯,我已經再也不敢像Unicorn時那樣玩那麼大了。這隻GN-X的目標是將湯口處理得乾淨俐落。




結果似乎是尷痙痢落就是了。
Come on,Baby再來張圖。
這張圖就是抬頭往上看到的那張。
製作的時候感覺關節可動非常值得期待的這隻機體,在距離組裝完成時間越少的時候期待感會線性降低。
結果我手邊最能當淫賊胡迪的還是Unicorn,令我好生失落。
這就是低調的成果。
精喀斯讓我有點遺憾的部分是:貼紙很多。從我在虐待模型的歲數起就不喜歡貼貼紙,尤其貼在立體面上的。偏偏這隻的貼紙多得跟什麼似的,不平整的部份看得我很想整個挖空。
而逐漸降低的可動度更浪稜桑心。

膝部跟肘部的可動很優秀,可是靠近身體的肩髖完全被自己箝制。
枉費了看起來不錯帥的設定。
(不過想想也因此免了像Unicorn一樣的下場...)


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

Gundam Marker 墨線筆試用


ㄟ 先說好
我上一支拼好的鋼彈模型是徒手作完的
雖然高中有試圖組一隻GM sniper 但半途而廢
現在人到美國 沒有好的地方跟機會了
才想著要再來試試鋼普拉

所以才開始嚐試各種有的沒的
然而打磨上色還是我不太敢碰的東西
一開始還是素組入墨線就

好吧

第一隻Xekuein我一起買了黑色的Brush type鋼彈墨線筆(水性)
呃 我知道有些人在這裡會跳出來說
這東西不划算甚麼的
可是我覺得這兩三塊美金是可以try的價位.

總之先看一下Xekuein上墨線的圖

因為我組到一半才想到要跟表弟分享
所以沒有對照圖(爆)

我是連湯口處理都很菜的鳥
所以其他該批的部分自然很多

不管如何
這隻黑色的brush type水性筆是蠻好用好擦的
大雜把地塗上去然後若無其事地拿紙或棉棒把該亮的部分擦掉就好
想要舊化也跟Weathering
marker一樣 弄一些傷痕 亂塗 擦掉
素組時在深色零件上要製造明暗也很方便
唯一的壞處可能是感覺消耗頗快 而且沾到棉絮或被湯口等等勾到似乎很傷
還有就是細節多又想要乾淨的時候也許不太好用

下次我應該會買自來水毛筆來用就是了

我剛才則是把Unicorn mode的Unicorn Gundam先上了些墨線
因為是一個細節很多的傢伙 又是白色
所以我帶了一隻可以用簽字筆代替的
細字版灰色Gundam marker
左邊是沒上墨線的 右邊是有的

這隻筆沒有我想像得那麼細 所以在144/1的Unicorn上似乎還是製造太多陰影
另一層面上就是有點髒髒的
不過我本來選擇細字就是想要乾淨俐落的線條啊...
這時候我注意到在夠細的溝槽上油墨因為毛細現象而流動
製造出來的線條比手畫出來的要細而乾淨
所以拿筆刀在要上墨線的溝槽劃一下
用流的會比較適合我想要的效果


左邊是可能會看不到的部分 不過上得很順
這裡在右邊的盾上我得意忘形地想在光滑的稜線上割一道線然後入墨
但是看了就可以發現有刻歪了 這真的不是很容易的技術
也許用面相筆沾濃一點的顏料比較適合吧

油性比較不容易擦掉 也因為筆頭細 所以不覺得用掉很多
但是真的說起來我還是比較喜歡Brush type的上墨線法
可以很順手地帶出陰影 雖然那並不是主流模型作法

2011年5月10日 星期二

2011 April-May NYC

這次去紐約的時間並不能用事件來記述
雖然有同學會 雖然有收穫
不過就讓我用概念性的紀錄來介紹一下好了

這次去紐約原本設定的目的
就是"同學會"跟"博物館"

結果意外的是重新檢視了"生活"

很微妙的是 跟台北相比
我不覺得紐約有變很多
也許是大蘋果已經熟到極致了
裡面糖化得像蜜一樣的部份
在島上橫流數十載
招引人們來此

也不少人在這裡淹死
就算911喚起了這裡的求生意志
仍然是一個不斷吸引人們來
一不小心會沉醉得走火入魔的地方

然後可能會在這裡忘記自己
因為你站在資本主義文明的中心
崇尚個人所以不得不讓人急於抓住似是而非的自己

也有可能找到自己
像在舞台上總該有個設定的角色

工作 生活 求知
偶爾抱著改變世界的野心
又放不下個人生活的慾望
就是不懂得放開手而卡在瓶頸的猴子

然後回繞在這些概念之間
又不知道怎麼樣回到地面

所以你在哪裡呢 人類


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Black Swan

剛剛看完這一部Natalie演到壓力過大的片
姐夫覺得沒有很好看
這點我暫時保留 可是Natalie Portman真的是實至名歸
不愧是我崇拜已久的新一代頂級演技派

喔 對於R級有點害怕的各位請不要太擔心
雖然有性有暴力 但是沒露點也沒真的死人XD
特效與化妝在舞蹈和戲劇上的表現倒是非常靈活
我個人覺得這種驚悚程度對心臟的刺激小過驚聲尖笑

這部片圍繞在女主角身上
又因為舞團角色與自己心靈呼應
可以說是非飆演技不可的精神疾患作品

一開始似乎有種重要性存在的母親其實只是個引子
故事真正的內容在於主角Nina的自我解放...我覺得啦
也跟一開始舞團老闆解釋的Swan Lake涵意有所關聯
(天鵝湖故事我找到幾個不同版本 有些不一定跟電影中的解釋相同)
黑天鵝代表了引誘 慾望 跟白天鵝的脆弱 純潔
不是全然相反 正因為如此
在同一個人物中得以存在著這種衝突
Nina的自我衝突便與之共鳴加劇
舞中的雙子天鵝由同一舞者詮釋
讓Nina對於完美形象的偏執將自我中衝突的部分
逐漸撕扯為黑白天鵝的兩個角色上

所以一心只想跳好舞的小女孩
和慾火滿盈野心十足的性感女人
就這樣分開了.

事實上她也不可能捨棄任何一邊
只是以往被壓抑著的一邊開始醒轉了
再加上點藥引 迷幻的感官逐漸混淆了真實的感受
越混亂 黑天鵝的角色也離她越近

終於在舞台上黑天鵝有如惡魔一般
讓所有人瘋狂了

Nina的偏執與缺少的東西
在電影裡一直有人提醒
這方面我覺得導演講得明確也是不錯
模糊一些倒也無妨
(黑天鵝的台詞不囉唆 但是很到位)


在黑天鵝的自己完成之後
白天鵝的自己也了解到了一切
明白了在自己背後的 不是母親 不是Lily 也不是Beth.
....好吧. 也許多少有
但是最緊逼著她的 是自己
想要擺脫少女時代(請不要想歪)的 軟弱的自己

所以 黑天鵝讓白天鵝死了
(不完全是黑天鵝殺的 請注意)
原本就是白天鵝的Nina
看見母親以她為傲又疼惜的臉
白天鵝的任務結束了
終究是白天鵝的Nina結束了她的少女
暈開的血紅應該也就是指這個意思

---

這是一部很戲劇的片(廢話)
我自己是蠻久沒有看這種概念性的片
(這部之前看的一部片叫Fast Five)
我是說 重視意念傳達而不是敘述性的影片.
其中轉場與色彩運用都不僅在畫面美感上表現得精彩
呼應與暗示上也相當有魄力

最重要的是 這確實是一部打造女主角的片
這邊要非常遲到地對這屆女影帝表示敬意
Natalie 祝妳生產順利!



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壓力摳米

標題這字是日文
やり込み
我就不幫各位點中文選項了
簡單地講就是窮究遊戲可享樂的部分
即使那不是原本設計中的元素
套句Level E的臺詞 這叫"遊戲中毒症狀"
現在很多大遊戲小遊戲都有Achievement的要素
一部分就是讓玩家有更多可以追求的樂趣
...說穿了 有點像從小只有一顆足球當玩伴結果變成足球高手那樣

!?


不過今天要講的是"人生"壓力摳米人
這就非常的了不起了
而且是個非常重視心理健康的行為
不斷去找尋人生中有趣的部分極盡之

當然 這不一定會讓你變成一個成功人士
但也許你會變成世界上蓋章蓋最快的人也不一定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SXSW TAIWAN INDIE'S NIGHT

喔耶! 我從囂張城市Austin回來了
因為太囂張了 所以我這邊就不介紹了
直接切入主題

話說我正在Houston進入煎熬模式時
突然在Plurk上發現一個消息

Taiwan 也就是這個台灣
Indie 也就是這個印地
Bands 也就是這個樂團們
Are 也就是這個是
Coming .............

反正就是不熟朋友的派對 旺福 阿飛西雅 滅火器 踢肌背 ㄟ口
六個團要組一團來SXSW@Austin表演
觀光局新聞局甚麼的有贊助
大概想說一個晚上從八點到凌晨兩點
跳死妳們這些小兔崽子
是個屠殺愛音樂好青年的活動
呼應大學生應該好好念書的校長言論

因為是個週五晚 所以雖然是個車程3.5小時的Austin
還是很囂張的讓我沒辦法開我大姊的車去
有鑒於租車太貴 油價上漲
我本來還上ptt想 揪 團
       Carpool
結果講一講突然有人發現票價的問題
這... SXSW是可以聽到很爽的活動沒錯
可是很多臺灣鄉親只是去挺台灣團的啊
基於服務同胞的精神 我就寫信去問SXSW和表演場地Lamberts的經理

過程就不詳說了 只能透露Dan Flemming真是個好傢伙
聊到後來他竟然說要讓我報他名字進去
事後想寫封信感謝他之前他就先來信問候我了
各位Austin朋友請多去Lamberts!!

好了 最後我的計劃是
坐greyhound過去 用公車行動
晚上住高中同學James家
第二天再晃一晃搭Greyhound回家
接下來的意外我就平鋪直述過去
大家不要太在意

在Greyhound上
我被前面一直聽音樂搖頭晃腦的女生
後面一直大聲聊天咳嗽風會傳到我這的大嬸
還有右邊感覺有幾天沒洗澡的大鬍子年輕人(相信我 他算是我很激賞的乘客)
夾在窗戶邊一路晃到Austin 接近的時候風大到好像要翻車
到了之後James跟他名字像大俠的室友就開車來接我了
並且把我放在UTAustin附近 讓我逛逛後去排隊

到了Lamberts門口 已經有些人在排隊 只有我是一個人的
我晚到了點 時間稍過了7:00
人比我預期的少 有點開心卻又有點失望
四處張望一下
結果看到旺福(Jr.?)蹲在路邊

心情頓時大好XDDDD
這時候有個女生跑過來用英文問了一下這是不是在排..
我用英文回了對這是...
然後我們就發現對方都是台灣人了XD
這是新朋友CC

秉持著耀揚姐的指示

我ㄧ上去就找舞台往前走
孰料排在前面的人似乎都很寧靜祥和地找了位子坐下....

所以我也問了排在前頭的兩個小朋友 share了座位
他們是新朋友Kenny跟....Barbie XDDDD
雖然不是這樣不過暫且就讓我這樣稱呼吧XDD

隨著開演時間越來越近 人也越來越多
漸漸多到看不見舞台
慢慢漲到看不見舞台上的人

不過今夜很漫長 不需要那麼猴急
讓我們來介紹ㄧ下今晚的觀眾類型
像我一樣愛聽音樂來的當然就不用講
好像還有些因為愛台灣來的老華僑
以及業務出席的長官
有些外國朋友也在場 當時我其實比較擔心的是
要是他們被台灣朋友嚇跑了那這活動不就等於是勞軍了....
還好這擔心是多餘的
因為還有來泡妞的外國朋友呢!XD


okay
第一個團 不熟朋友的派對/不熟的朋友派對/不熟的朋友的派對
這個團是電音系的 之前只聽過名字沒有追去聽過表演
三臺Apple在上面乍看之下是代言團
不過我記得他們應該是四個人啊....
總之我看著看著有種熟悉感
(事後)查了才確定
有去的男團員是柯小藍
高中同班過一年的吉他社
後來還在挪威的森林遇過一次
不過我在遠處大叫他綽號是沒有反應
可能打死不想承認
他們這次來表演場次似乎頗多
看來是要擴大版圖了


第二個團 旺福(Jr.)
我在廁所前遇見小民時脫口而出的竟然是小馬(掩面)
但是他們的表演極其優秀 果然白爛是全球共通的語言
長髮PA大哥跟旁邊一位像場地工作人員的大叔笑得花枝亂顫
小民炒氣氛超強 推機bass還是超強
肚皮還是一樣在後面我看不到 這次的新發現應該是
瑪糜好可愛 當然還差宜寧一截啦~
在廁所前面(所有人逃走的必經之路)
揮手道別的樣子看起來超開心 上次這種道別大概是小草地碰到的棉花糖
也是啦 他們的表演應該是全晚六團中最能讓所有人同時笑的


第三個團 阿飛西雅
不行 我知道宜寧會嫌棄我
不過我不能不愛這個團的表演
之前也提過這邊音量通常都比台灣高個15%左右
所以阿飛西雅的音樂幾乎不是用耳朵聽
是用整個身體聽的

看到臺灣人紛紛掩著耳朵往後退
外國人越來越開心地往前走
我不知道該不該說阿飛西雅是今晚最具國際交流性的
因為後面的外國人這時順利搭訕到幾個台灣女生了XDDDDDD

反觀我跟阿飛西雅搭話想買CD
結果他們沒帶來賣...


第四團 滅火器
一樣很有自我意識
在台上高喊臺灣的獨立主張
不知道下面的官員有沒有嚇到醒過來
這時候臺灣人開始回流了
搭訕到臺灣女生的外國人不知道怎麼卡到我前面的位
然後就擋到我了.

不過中間並沒有什麼話 跟阿飛西雅差不多
只是大正還是會講英文的XDDD


第五團 TizzyBac
他們第二次來SXSW了 不過說真的這時我也有點累了
尤其阿飛西雅跟滅火器連兩團我都在前面轟炸自己
已經不再年少輕狂啦~
但是從後面可以感覺得出來Tizzybac也是很國際性的團
只是這時已經過12:00 很多人已經先離開休息了
剩下的應該都是真的愛音樂好青年
也就是政府想撲殺的對象
後面還有些外國人在自得其樂地舞動著
有些倚在吧台旁默默點著頭
我以後老了大概也是這樣吧...
這麼說來 Tizzybac和Echo中間MC都不講英文了....XD
應該就在此時玩太兇的外國人把臺灣女生新娘抱起來
結果女生踢到旁邊的人 他們就被兇了...(茶)


最後一團 ECHO
型男正妹老牌團
這時候留下來的大概都是臺灣人了
可以感受到大家的死忠
不管本來有沒有聽過ECHO
在這裡精神都被整合成一塊了
所以結束後大家跟樂手幾乎是聊成一片
要照相的照相要買片的買片
要簽名的簽名...

然後這時候我就突然變得毫無物欲了....
有聽到音樂就好

你們看這論調多自以為是啊...
要是我狠一點應該從每個表演者的簽名都蒐集到了....
這表演場地實在太親暱啦

結果在CC大恩大德之下 我跟Kenny和Mike(正名)借她家客廳窩了一晚
說是一晚其實看完犀利人妻也五點多了....

剩下的Austin就另外再寫一篇吧
這次真的要多謝蘇菲(不是加拿大的 可是也在美洲西岸)
順便宣傳一下IODA
我也不知道宣傳什麼 但是這次他們也是主協辦單位之一啦...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霉體自由!!

http://matome.naver.jp/odai/2124850077225047681?&page=1
我先說好 我完全不專業
不知道媒體的訓練 倫理 責任和權力

一切都是從資訊商品化開始的重新思索

如果資訊變成商品
那記者是不是變成廉價勞工?或是剝削資訊來源?
現在的媒體是不是用過度低價的價格在出賣資訊?

而消費者是否有選擇資訊的權力與能力 有沒有攝取資訊的需要呢?


就跟醫療一樣 現在資訊提供已經被視做理所當然了
但是有人去要求我們要廉價又高品質的資訊嗎?
沒有 當然高品質資訊很難介定

有個學長講到媒體在意識型態操作下
會歸避一些觀眾選擇性高的訊息
從而報導一些人人會看的東西

我是把資訊比做食物
依文化跟社會有不同偏好
媒體常常說那是觀眾知的權利
就好比餐廳說大家等著要吃飯啊 然後逼農民交出作物
但其實並不是很洽當

雖然是資訊爆炸時代 但我們並不是非接受他們提供的所有資訊才能活命
而且他們端出來的時候是像
不爽不要吃
的態度
也就是他們既不是為了資訊傳遞 也不是為了知的權利
純粹就是硬是製造需求而已

我就不客氣地說了 跟蘋果的策略是一樣的
但是蘋果好歹人家也承認他品質好
蘋果日報有養出一批信徒嗎?

現在嘩眾媒體做的像是端一盤滿滿的調味醬出來
裡面的食材不重要 他們不需要在意世界上有沒有值得報導的訊息
觀眾也不用知道 知道他們就麻煩了

目前為止也還不需要討論什麼是高品質訊息


我們要開始討論之前請先想想資訊與食物間的關聯

當一些食物好像不錯吃 方便取得廣告搶眼
你可以吃別的 但是你也懶得去弄別的 所以將就地吃了
治不了病也要不了命
我們暫且把它叫做垃圾食物
這樣就比較容易去想什麼叫垃圾資訊了

當然這除了與社會文化歷史 也跟個人有關
某些資訊你過活的時候永遠不需要的
可是你可能還是撿起一份報紙呼嚕嚕地吞了下去

媒體是有自由 可是自由是會讓人忘了核心的
這不單是觀眾放棄挑嘴的權利
媒體也失去了可以料理資訊的依據

即使想要成長 也只長成堆爛泥攤在地上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Skate Surf Snowboard.

這個blog從S開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這個surf
可是這幾天實在太沉重了沒有心情打這幾個接觸過運動的比較

基本上surfing跟snowboard都是要跟大自然做朋友的運動
skateboard是要跟地板親熱的運動

一般來說在雪上和水上比較有本錢衝得快一點 摔得大一點
但是滑板大部分都是跟硬地衝撞
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玩滑板的人技巧失敗都比較暴燥


這樣大概也暴燥不起來就是了

必須要說明的是雖說都是前後站
但是哪隻腳在前並不是一個人可以通用在這三項運動的
而除了surfboard外另外兩種板都有前後不分的中性板子
在成為高手的路上可以多加嘗試自己的可能性

我玩過的感覺
疼痛程度 skateboard>snowboard>surfboard
但是實際上的風險不一定是這樣 車子山崖跟礁石
真的要命的情況三種運動都會碰到 看閣下喜歡死在哪裡罷了XD

嗯 那先從skateboard開始講吧 我覺得是門檻比較低的
平常就可以玩 如果路況夠好的話
真的要講的話花費也是三項運動中最實惠的
因為板鞋平常也可以穿(重點) 板子是最輕的XD
但是你要用自己的腳去加速 所以腳一定會酸 對膝蓋也不好
地板是硬的 就算不失敗可能也很傷
也要克服這種感覺之後才敢真的加速和下斜坡

再來 snowboard
我才剛接觸這運動 不過比較起來是比較高速的
摔在雪上 尤其是斜坡 緩衝起來是比較不痛 甚至可以說有趣
了解原理之後要克服的大概是重心往下會減速這件事
基本上不難 去除掉裝備等等所費不貲之外 應該是蠻能享受樂趣的
問題就是沒有斜度和雪的話很累 結冰也很困擾 也有傷膝蓋的問題
雖然雪衣雪褲等也是可以穿出去 但是真的頗熱的
而且一看就是要去滑雪的


最後 surfing
我還是要把他排在最喜歡的位置
摔在海中比摔在雪裡負擔還要小 接觸水面也比雪面跟地面要溫和多了
新手衝不起來在海裡漂浮也是很快樂的事
不過畢竟在海中 要是割傷的話包準痛死你
礁石不說 有時候浪板都會割到你
日曬 海水之外 衝浪最累的應該是肩膀
因為要乘上浪頭需要夠快的速度
至於限制 大概是要有浪 否則冬天都有人穿著防寒衣衝
有時候水面下溫度反而暖些
至於花費 衝浪板的入門花費可能比滑雪板還高一階
不過加上雪衣什麼的大概總花費就差不多了

這三項運動的共通點...大概是平衡感吧
尤其是腳跟腳尖這段距離間的移動
就板子面積講 衝浪板最難調整 長板甚至要在板上走動
雪板因為有binding 所以比較不擔心脫腳 可是卻別有一番難處
skateboard大概是入門後最能夠輕易嚐試技巧的

不過我最愛的還是surfing 不只是運動本身 還有文化跟態度XD

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大地震

九二一也已經過了十年多
早就有人講說十年一次大震是太平洋板塊西緣的常態
也有人提出人工大壩造成板塊受力不均甚麼的

那都無所謂了
地都震了 人都死了

有人講著要醉死以免逃難之狼狽
我不是靠形像吃飯的我不懂
不過有酒的話還是留給想活著的人喝吧

想想都無所謂了
有人要被資訊折磨至死
有人想要在資訊不完整下維持理性
也有人選擇自己的價值觀揚此棄彼
其實遠遠地看起來都一樣是末日的景色

不對
也許災難根本不影響細微的行為表現
就算意識到了 每個人還是照著自己平時的反應進行著
可能平時就急躁的人就是會急躁
可能平時很理性的人就是會維持理性
沒有甚麼宣導要冷靜的空間吧

所以我根本就很正常 很一般
我所期望著的不凡也很正常 很一般

不會因為突然有甚麼災變
壞人角色就變成英雄的

那都是劇
人生並不如戲
我們只是希望人生像戲 所以選擇性地寫了那些戲

人死不會復生 破壞不能修補
我家的狗不會活過來
衰弱的腦細胞也持續死亡


少說點風涼話 老實點面對自己
不然連一步都跨不出去

2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

鑰石濺雪 - 枝頭雛鳥心向天頭朝地 雪場粗人腳先踩心再動

累積了兩日的肌肉疲勞
加上不熟悉雪地的壓力
還有身邊高山症患者的慘況
連夜淺眠多夢
但是闔上眼後腦海中不斷複習著重心移動的方法和施力方式
第三天抱著身心不均的狀態上場了!

由於天氣大好
我試著把GX200帶出門

這就是那天的驚人好天氣

但也因為這樣的太陽
我在平地的新手區汗如雨下
外套太保暖了 但是破掉的手套還是一直在脫開的線頭上結冰
這就是晴天雪地的矛盾

Jeffrey送我們到這一側後自己上山去了
而我們在理論上應該很少人的週一早上也開心地玩了一陣子
捏到一些訣竅的我開始想要多試一些有的沒的
然後偶爾就是會變成這樣


平地摔起來要比斜坡痛多了
因為速度不夠 如果前進路線上有其他人劃出來的雪堆就需要很小心維持平衡
試了幾次linkingturns 也練習了一下上下lift
等到香菇也有辦法脫離lift運轉區後
稍事休息

然後毫不留情地坐Peru Express(lift)上到A-51 Terrain Park的上方

值得一提的是這Lift可以在途中看到其中一部分
視野非常不錯 中途Lift還停在半空中 相當貼心(誤) 只不過那時候我們看不到公園...

A-51 Terrain Park
簡單地說就是特技公園
雪道上堆了許多跳臺等讓高手們恣意飛翔

當然也有飛不起來的
我就不提了

上到頂端拍了些紀念照後
我們很識趣地要走初學者路線下去了

香菇試著獨力完成剩下的Schoolmarm 而我跟Lily走另外一條線到一個上山頂的Lift
從最頂端再走一次Schoolmarm
想說這樣下來可能還碰得到香菇

再者
Schoolmarm上面有不少地方有好看的風景
趁著天氣好走最後一輪照個相也不錯


在山頭上Lily便放話說山腳下見
一副要把我遠遠拋在腦後的樣子

但這張已經不是在山頭了 是她仆了一回之後又被我趕上第n次時照的

結果我們下來後 一路到練習區都沒看到香菇



想說慢慢等 Lily累了在旁邊休息 我則繼續玩一下新手區的坡
結果無力的肌肉配上好高騖遠的心造成的就是
又跌翻了好幾圈

然而本日我展現出的才能則是
明明失去平衡往前翻了一圈卻能夠踩穩在坡道上持續往前滑
成功率大概有6成 4成則是死在地上難以翻身


後來找到香菇才知道
我們應該在半路就超前她了
不知道是被埋在雪堆裡還是怎樣的我們沒發現她

等到Jeffrey下來時我們也累得很
在黑線下面看高手們的英姿
換下裝備後覺得整個下半身輕得像肉不見了
卻酸得讓人無法忽略肌肉的存在

還掉裝備後才有一種寂寞感
就像衝浪時總捨不得離開板子

說到衝浪 也許我以前玩滑板跟衝浪對滑雪有點幫助吧
但是奇妙的是
當我用滑板和衝浪習慣的Regular style(右腳在後)
去滑滑雪板卻不如Goofy style(左腳在後)順...順腳
但這三者說穿了到最後都是左右互搏的

下次去衝浪來試試Goofy吧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20110306 鑰石濺雪 - 青年登頂觀光猶腿痠 小兒昨日初學走藍線

第二天清晨才發現自己沒有睡好
姿勢不正確的痠痛滿滿地從手腳溢出來
早餐在旅館吃了一頓大飽
雖然昨天在spa池中被一個大叔建議一大早就出發(keystone 8:30開門)
但整頓一下到了停車場也約莫九點多了.

順道一提 昨天晚上我在它夾縫中求生存的那場風雪還沒停
雪又厚了好幾吋
不過在親切 和藹 人又好的阿公級工作人員介紹下
我們也得知今天有許多條路線被groom過
(也就是把雪犁得鬆一些 會好滑很多)

跟一對滑雪滑了三十幾年的老夫婦同車
倒推回去他們開始滑雪的年紀也不算小了
這把年紀還能一起享受雪地運動真是令人感動

這麼說來
River Run Village到售票處前有一位每天都在那邊笑臉迎人的阿嬤
位置不變 笑容一樣親切 偶爾清一下雪
感覺就像旁邊的一尊雕像一樣
在寒風裡迎接來往的遊客
也讓人想起來感動得要哭了似的


總之 第二天我們的行程預定是
到The Outpost觀光
新手組回Decrum Mt.練習
高手組去衝藍線

因為心疼相機 加上陰雪天以及我對於雪地拍照的挫折感
我沒有帶我心愛的GX200出門 卻也很難過沒有帶他出門
Outpost所看到的景色更天然
雖然仍然有一大部分是keystone的屬地

看著遠方還可望不可求的The outback
我跟香菇坐了一下就回Decrum 而Lily跟Jeffrey就下藍線去了

走之前我看了一下.
發現昨天還跟我們在新手區練習的小孩子skier
今天已經在爸媽帶領下到第二座山頭的藍線上了.....

在Learning Area我一邊把我的heel-side心得跟香菇分享一下
一邊試著練習我的toe-side
在被叫magic carpet的履帶上
一個教練跟我建議snowboarder要練習應該走Spring Dipper
是另一條比較陡的路線
Snowboard需要速度 但不像skier一樣拿著雪杖
斜坡上倒是沒有甚麼關係
要在平地加速得把binding鬆開用腳推
或是拼命跳 跳到像起乩一樣

沒錯 我就是這樣跳的
午餐時在The Outpost交換一下下午的計畫
Jeffrey照樣衝後面兩座山
我們則休息一陣子後
把還是有點弱的香菇送進纜車放下山
我跟Lily再次走Schoolmarm回地上

結果精神不太集中的我ㄧ開始就連翻了好幾個跟頭
雖然沒有受傷 但是也撞得暈頭向
就是此時開始慶幸有花了安全帽的錢...
後半段倒是極為順利地下山了
速度也不算慢 總算是能夠掌握到一些技巧了

縱使還有一點高山後遺症
今天晚上倒是全員都還有力氣下去泡了泡spa
買了隻烤雞吃 租了片dvd (Death at Funeral)

只不過全身肌肉酸得要死而已

下一回 鑰石濺雪最終回-翻天覆地 重心往後停不了 開花結果 右腳在前才開竅

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

20110305 鑰石濺雪 之 綿綿雪山百里長 高高山症是屏障

因為旅館下午三點才能check-in
我們就先載著滿車的行李到了keystone去了
垂直高度953m
海拔的底層2829m 最高峰3782m
友有三座山頭 Dercum Mt. 約3548m
North Peak(The Outpost) 約3354m
第三座山頭主要是高手在去的 The Outback(還沒吃過) 約3651m
為什麼山頭沒有到最高峰那麼高呢?
因為最高峰要換乘bob car上去 一趟5元

簡易滑雪路線(green line)19%
中等滑雪路線(blue line)32%
困難滑雪路線(black line)49%
據說跟其他地區的ski resort比起來 這裡的要稍為困難一些
大概是滑雪勝地的競爭方式吧...就好比夏威夷的North Shore最有名一樣.
報告完畢


三月多已經快要接近Keystone營業季的尾聲了
天氣又不會那麼冷 所以滿滿的是人
Lily跟Jeffrey在車旁準備裝備*
我跟香菇在票口拿了我們買的package中三天份的票
順便被送了個NatureValley
之後就去裝備出租處領裝備了
先前很猶豫要玩滑雪還是雪板的香菇在發現原價租金雪板比較高之後
也決意要玩滑雪板了
在此提醒各位 許多人的經驗分享與觀察顯示 滑雪對初學者還是比較友善些

幫我們挑選裝備的人花了點時間一邊把binding組上去 一邊問到我們想不想租安全帽
雖然有點猶豫之前才省下的錢 但還是租下去了
如果那時就知道我們會渡過怎樣的三天 當時就完全不會心疼那一點錢了

裝備拿好 我們把換下來的鞋子放在寄物櫃上方
會合之後拍了一張完璧之身的照片

Keystone有纜車由山下通往山頂 完全不需要乘坐Lift的技術
讓不會滑雪的人也有辦法上山看風景再坐下來 只有第三座山頭必須要下山換lift才能上去
在包廂一樣的Gondola裡坦白說一點都不令人害怕
車廂窗戶被磨得有些不清楚反而沒有那麼直接的面對高度差


山上的風景相當好 雪道跟樹林兩種顏色造成很大的對比
也因此相當難照 可以看到許多高手們都喜歡穿超亮眼的顏色
相較之下我的雪衣根本像素面的一樣
到了山頂的練習區 我們開始混在一堆小朋友中間練習
還有一條履帶把你送到練習區的高點

左邊的隧道就是履帶 還防風防雪呢 只是因為大多數初學者連履帶都不太會上
所以非常容易塞車.

Jeffrey跟Lily兩個人指導完一些基本後就先去享受一下初學路段Schoolmarm了
Schoolmarm是一條綠色幹道
這三天來我發生的精彩事大概都跟這脫不了關係
大抵上雪道的難易度和斜度與寬度相關
看過人家滑雪總是走Z字形吧 那樣可以用比較慢的速度下降
但是雪道狹窄的話這麼做的空間就會變小
也就是動作的容錯性會低很多

忘了是下午幾點來著
我們在山頂Summit House休息了一下

在滑的時候麻煩的
頂多是喘 熱 這種好像怪怪的感覺
滑雪時真的有可能讓你曬到出汗
但是一坐到屋子裡 疲勞感跟睏倦就會一股腦衝過來


稍事休息後 Jeffrey和Lily就準備帶我跟香菇走Schoolmarm下去了


剛才也說過這一條線是個新手路線
全線速度都慢 但是該陡的地方還是不會留手
中間也接了許多到藍線黑線的岔路
當然是不致於謎路 可是到交叉口時總會有點遲疑要往哪去
我還可以靠著剛學會的heel-side慢慢下去
在Jeffrey他們指路之下也比較敢加速
香菇...就不太妙了 從一開始的斜坡就翻了好幾圈
但是共通點是我們到平坦處時速度都不夠 得把板子卸下用走的

這樣跌跌走走也走了1/10的路程吧
Jeffrey跟Lily速度快已經先下去了
我跟香菇兩個還在慢慢掙扎
一邊滑我一邊回頭看香菇
盡量不拉太遠

第一天是周六 滑雪場開放到晚上八點
出發時天還亮著
可是事情發生時 大雪刮了起來
天色也已經染成靛黑色 燈光映在雪中又明亮又微小
香菇在這時滾著滾著滾到旁邊去吐了!!
這下不止有我 連旁邊一位大嬸都停下來問我她有沒事
我幫她拿著雪板 看著她吐了一輪之後又回去路邊吐了一輪
顏色是午餐的Burrito (說不定就此痛恨Burrito了)

於是我幫她扛著雪板 走到了約莫路程的1/4左右
還經過了一個緊急電話 想起Lily在另一個Resort被雪上摩托車救下來的故事
但是我們沒有提起那個話筒 而是走到跟另一條路的交口時打手機下去求救

香菇被一個帥氣地拖著雪橇劃破寒風而來的大姐給接走了
據說大姊沿著邊線精準地送她下山 速度快到她差點抓不住
大姐走的是稍微快一點又稍微抖一點的Silver Spoon.
也是我後來下山走的路線
但顯然這位大姐實在太盡責了 我把板子穿好之後人就不見蹤影了
於是我在逐漸暗沉加速的夜晚風雪中慢慢一路下山

還好夜間路線把跟藍線黑線的交叉口都封閉了
加上開放路線才有點燈
我不用花太多精神去看路標
可是因為速度放慢 在平緩的地方要再起步時反而摔得像小腦受損似的
但總之是活著到山下了 還比想像得要快一些

結果香菇到了山下似乎就活了
保險起見我還是幫她提著板子一起去領我們放在寄物櫃上的鞋子

"曾經"放在寄物櫃上的鞋子

因為他們很盡責地把櫃子上未付費的物品都清掉了
我本來就是穿著破著一個孔的球鞋想說爛了就換了所以也不是很在意
可是很在意的香菇還是跟工作人員問到了我們的鞋子

一切似乎都圓滿結束...
事實上一切才正要開始

搬著四塊滑雪板跟裝備到了旅館
我發現相機螢幕上出現了顯而易見的黑點而抱頭哀嚎
Jeffrey發現自己binding裝反了(我也用過卻沒發現)
不過跟另外兩位相比都是小事來著
Lily跟香菇兩個比較消受不了高山症的這一晚都幾乎沒進食
前者又累又睏 後者喝水都會吐

結果晚餐就我跟Jeffrey兩個大啖三明治 還包了一半走
回旅館後還去泡了高溫spa 感覺疲勞都消失了
睡覺時全身還熱呼呼的連被都不想蓋
直到第二天早上 我才發現這一夜我都沒能好眠
-失眠-也是高山症的症狀


下一回 明目張膽 觀光客大搖大擺遊後山 知難而退 初學者又翻又滾練腳尖

20110305 鑰石濺雪

Prologue

是日凌晨四時
大姐把我送到IAH機場
不知道是不是什麼預感
我買了smoothie喝

IAH雖然是個大機場. 在凌晨的人畢竟還是稀疏一點.
四周要去Denver的大多是一家子人一起行動
帶著青少年或小小孩的父母
我這種單獨旅行的人好像不多
一邊看著電視上Charlie Sheen被訪談的節目
一邊跟旁邊的老爹相視微笑又搖了搖頭

上了飛機之後開始補眠
但我始終沒有忘記機票上寫的是"供餐"而不是"付費餐點"
而一直保持警醒的狀態

行程過了一半了 我喝到了一杯蕃茄汁
供餐時間就結束了... 飛機降落在已經沒有積雪的Denver機場
士別一年刮雪相看啊

為了紀念這久違重逢還有沒填飽的肚子
我買了smoothie喝

一邊等著Jefferey Lily跟Samantha 一邊跟家人打電話
結果爸媽很精準地預測了這三天會有多精彩

Samantha(為了打字方便以下直接稱之為香菇)幫我從Fort Wayne
(想知道這是什麼自己去查, 提示:不是店名)帶了件滑雪外套來
極其保暖好用 在此要向她致謝
可是Denver沒有我預期的冷 所以這三天當中並沒有特別感激她...XD

話雖如此 可以滑雪的地方畢竟還是會冷的
氣溫其實是個32度F 0度C上下
所以我們在機場內等著Jefferey去領車

同時間試著背了背他們裝snowboard的袋子.
讓我想起當年去溜冰穿上冰刀鞋的感覺 是說冰上運動的鞋子都要這麼重
是要練習跟地心引力做朋友的關係嗎?



Jefferey選了一臺Ford來當這幾天的交通工具
雖然車加速不太夠力 空間倒是不錯夠用
倒是要反推一下Dollar 大家請注意他們的服務

雖然一路都看得到殘雪 路上倒是清得很乾淨
遠遠的可以看到我們將要上去的山...
路上還經過Eisenhower Tunnel 雖然不長卻是美國建築史上的一大創舉.
大概是開山困難吧


這時...我們還不知道將要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慘事...

下一回!!
終於進入首章 鑰石濺雪之 不戴你不知道 不能沒有安全帽





2011年2月12日 星期六

(The) Social Network

看過電影就知道我在雷甚麼
一直很擔心這部片看起來會很冗
結果David Fincher果然是有一套
片中仍然不缺他擅長的黑暗題材
充滿煙草與鐵鏽味的描寫與畫面
總是會有(像是)剛嗑完藥的角色出現

故事情節在Wiki上完全公開
所以也不用怕雷
這樣一個題材在Mark Zuckerberg從電影中展現的形象來看
讓facebook這個社交網站變得更顯諷刺
一句又一句搭著(前)女友問他沒興趣的各種話題
一次又一次地按著refresh鍵看有沒有被accept.
成功了一個企業 難說他下一次約會就會無往不利
不斷吸收idea不斷修正
只可惜在資訊相對受限的情形下
優化的決策常常在現實中有些副作用

角色鮮明的對比變成這部片吸引人的部分
雖然有些角色我覺得並沒有發揮得太好
可是以本片主題來講是很夠了
facebook創建的過程 重點idea的產生和眾多來去角色的介紹
其實已經把120分鐘填得不會鬆散了
(我個人不知道兄弟會跟夜店到底是刻意強調的還是導演偏好就是了)
或許受限於紀傳體性質吧 跟以往作品的刺激感比降低不少
(其實Benjamin Button已經溫和很多了 導演年紀大了吧)

畫面的展現與音樂沒有特別突出之處
但是台詞來回一直很快 所以不用擔心沒啥好看的

不愧為facebook.
單以一部電影來看 也是很有娛樂性的

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長生不老的累積

其實沿續上次那個不像話的胡說八道
我還繼續設想了真的長生不老之後的事

要是一個人真的長生不老好了
他有辦法不斷適應世界的變化嗎?
假設腦部一直都很活性化好了
等等 這樣會一直維持青春期的多愁善感嗎
這樣的文青已經殺都殺不光了還來長生不老啊...

累積的記憶跟嗜好
或是那些我們可以稱為個人特色的東西
真的不會漸漸絆住他嗎

試想 從古中國開始到現在語言變化了多少
他有辦法不留痕跡地使用最新穎的詞彙嗎
如果真的有長生不老的辦法的話
光是能夠吸收現存知識就很值得了
如果他跟牛頓討論過古典力學
在面對愛因斯坦的時候會更坦然還是更保守?

要是沒有累積一些固定不變的內容
一個人還有甚麼可以用來定義他自身的嗎?

有點哲學了 不過這不是我的領域
但即使是沒有辦法長生不老的人
也有一樣的困擾
如果想要保有那分彈性的話
可能不得不取捨掉一些穩定性

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

長生不老的政治策略

或許被火鳳影響 最近又看了一次火之鳥
據說喝了火之鳥的血就永生不死了

但是 古代皇帝真的那麼追求永生不死嗎
據說帝王的生活有很多限制
身為兼具宗教性領導地位的古代帝王
每天有很多常規需要遵守 並且隨時有人注視著你的作為
也就是說 沒有那麼多可以任性的空間
除了建朝初期或亂世中半路殺出的君主
(就算是他們也有很多政治考量吧)
加上肩上所負的責任
恐怕當君主沒有甚麼讓人好留戀的

那 套用火鳳裡的八奇思考preschool版
尋求長生不老的秘方用途是甚麼?
也許是一種規範 身為君主必須要盡可能延長自己壽命
1.內政:以便所期望的後繼者能建立良好的基礎而不是受官宦掌控
2.政戰:顯示君主的威望(或衰退?)來形成某種情報宣傳?
3.外交:跟經商一樣是進行探索與資源交流的好理由 甚至是當時出兵用的藉口
現在的藉口是世界和平
此外,也可能是臣子向君主顯示忠誠的一個手段
至於因此喝水銀喝到死等等的那幾位 我們也不排除是臣子或繼承人設局的可能
種種因素都指出 追求長生不老(不死)不一定只是皇帝的美夢
也許在某些時代真的變成只是追求醫療技術的不實目標
但總是有可能帶有其他意圖的

2011年1月30日 星期日

不要再有下一個

現在我已經很能接受周杰倫想演出的藝人角色
但是當時他剛出來的時候
我可是把他當做背景苦幹音樂人受到肯定的象徵性人物
所以一直到昨天晚上輾轉反側為止
都還沒辦法接受我不願意承認而遷怒於茲的事實
那也是一個理想的破滅

這種理想能夠在現實中展露光芒的想法大概要從國中
也就是五月天的時代開始

------回憶分隔線------


五月天以學生樂團席捲音樂界
幼小無知的我第一次知道這樣的音樂也有辦法在螢幕上露臉
當時覺得獨立創作樂團的公眾化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
大家能夠聽到更多不同的聲音
不同音樂能夠精彩地互相碰撞
也不只有古典音樂跟無趣的情愛惆悵流行音樂
我那時覺得臺灣的人才一定還多到我路上隨便走都可以遇到
而五月天的發跡就是這趟掏金熱的哨音
某種程度上而言也是沒錯

然後就是周杰倫
幕後製作人的反攻讓我滿心覺得音樂圈將掀起另一陣革命
花瓶般的偶像專心地做花瓶
以後大家都會知道真正的好音樂泰半不是歸功於歌手
真正優秀的作曲者可以得到大眾應有的評價與認識
好像也不全錯

簡單地說
我曾經寄望著認真而充滿才華的創作本身能夠得到讚賞
而不是宣傳與包裝

------------回憶結束分隔線---------

這兩組都擁有過粗糙卻令我炫目的光彩

五月天已經超越巔峰的紅巨星熱*
並沒有拉拔起眾多星點或是另一顆巨星
(對不起阿達 可是宇宙人孤掌難鳴啊)

看著周杰倫發光發熱
我不得不承認臺灣大概也推不出另一個代表性人物去好萊屋做演藝外交

沒錯

事實是
臺灣沒有那麼多可以令人目炫神迷的才華
而那些少數的才華終究要配合上包裝
(而且還是包電視電影綜藝節目的禮盒級包裝喔)

周杰倫真的有才華 不但會寫歌 也學會唱歌了 變魔術 演戲有進步
而臺灣沒有一個人有辦法像他當年出現那樣展現細小而明亮的光輝

----------冷靜---------------

雖然我不知道政府補助是補助個什麼屁
但是現在能夠拿補助的百萬級製作
是Hebe 飛輪海(?) 還有王彩樺的翻唱舞曲
很哀傷地 有才華的音樂家們可能就被埋沒於其中
墊在hebe的腳下 被彩樺姐拋在腦後
也許吧 也許吧
這是全球性的才華蕭條
玉不琢 不成器

2011年1月29日 星期六

ATL-TPE-ATL-HOU

咡. 很久沒有打blog了 大家夥新年快樂
在蔡國強一邊罵人另一邊拿錢走人 101第一次夥同其他大樓一起爆炸的跨年後
週一到週日輪了幾輪我也已經過了膽戰心驚的一次回台
然後回Atlanta
然後到Houston

雖然還有遺珠之憾 (Atlanta Bass Gallery)
不過Houston是一個除了環境不乾淨 交通不方便外都很不錯的城市

我試著回想一下這段時間的世界大事
發現自己實在不是個國際人
世界上住人的地方大概只有1/10不到的地方訊息能夠傳進我腦裡

搬家 整頓 觀察
感覺到自己的停頓已經變成逆流了
這就是safety-zone的豢養力

還是要站出來 膽顫心驚地 才感覺自己活著

2011年1月13日 星期四

我是不是對臺灣太刻薄了

首先恭喜周董跨足好萊屋演的青蜂俠要上映了
不過還沒有看之前不要逼我稱讚他演技大進
也不要逼我說他拿到這角色是華人之光

我認為The Green Hornet如果不是當年李小龍的優越表現
不會讓Kato這個要日不日的日本名字跟華人連在一起
更何況對好萊屋來講是不是日本人來演日本人根本不重要
是黃的就好
比起鼎鼎大名的其他亞洲演員來講 周杰倫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划算的交易
畢竟這部片主角是Seth Rogen 應該已經比其他英雄片省不少錢了
可能會花多一些在其他部分
搞不好可以拉抬一下在亞洲區的票房也不一定 反正當年也是用加藤在香港炒出名氣的

所以呢 不得不講到在四處流傳的首映會上介紹周杰倫的方式
我個人是覺得有點怪
一個以音樂稱霸華人圈的人竟然得以演員形象為主地進入西方娛樂圈
可能就跟Rain當時一樣吧 我不太確定
西方音樂人好像都是直接打著臺灣聽眾應該全都要認識他們的形象翩翩降臨的
不管原本的信者有多麼小眾
臺灣名作家九把刀前陣子在他的plurk上提到他支持周杰倫的心情
雖然我還沒有好好看完過他一部作品 不過從他受歡迎的族群和程度等等
不難感受到他的熱情多具有傳染力
周杰倫在華人音樂圈確實是受到肯定的呢

但是呢 總歸一句話 雖然我不欣賞周杰倫的演技 不過也希望他能夠打出一片天


嗯...九把刀也對韓國偶像有點意見
有人批評韓國偶像團體都是唱唱跳跳的機器人...
我們的偶像團體大多都是不會唱又跳不好的一般人 這樣是有比較驕傲一點嗎

之前我也有一篇文叨絮臺灣偶像團體
仔細想想不是臺灣偶像團體有毛病
而是從演藝行銷製作到整個臺灣文化圈都有毛病

否定次文化的某前校長
自奉圭臬的文化推廣組織
還有正義之師的NCC
這種不良環境下產出的文化應該相當有活力才對
何以我還對其如此刻薄?

不為什麼 因為糟的就是糟 本來就不用因為是不是自己人改變標準
臺灣這種資源能夠有一個周杰倫紅成這樣已經很了得了
方文山隨之而起成著名文匠
SHE跟小S講話沒水準
電視節目只有沒有本事的藝人在聊天
只能找念大學半路出家的人當藝人還得打學歷招牌
那又怎麼樣了

什麼樣的時代就出什麼樣的貨
就當這個時代只能產出大量的垃圾吧
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玉石不琢形無異於糞土

話說回來 那又與我何干了...?

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飛機電影院

這次來回共看了10部
其中由於recent effect的關係對Forst/Nixon最有印象
但是無奈精神已經不濟 沒辦法記住什麼精彩的橋段
但是Forst在最後反擊的時候很有意思 反倒是Nixon的對應不如先前老奸巨滑
前半的政治應對滑頭到真的讓人把他當悲劇英雄
做成訪談的樣子可能是因為本片從主角開始都著重在電視圈
也呼應了Nixon受電視影響甚深的政治生活跟第四權高漲的現代

Fight Club
也是放了許久才看的片
雖然我還沒去深究中間穿剪的片段是什麼內容
由對抗到打鬥 再到反政府 是個蠻有趣的涵意
David Fincher真的是蠻有一手的
淺黑色題材看多了 我也看了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比較起來還是喜歡他的社會負面描寫
反而比較不容易對其中各橋段想表達的產生共鳴

回程時明明還有一部 而且應該是最清醒時看的我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去程時最有印象的果然還是Going the Distance吧
當然是個愛情喜劇小品 不過畢竟被推薦過要看這部
結果結論好像是遠距離戀愛跟不結婚一樣是多受阻撓的
暫不在此詳述

Coco before Chanel
就是個傳記電影 Audrey Tautou很有個人風味
但是他的電影我實在很少看
整部電影就是走Chanel的形象風格

除此之外
月滿軒尼詩 除了結局是男女主角好像要在一起之外我都非常滿意

再來則是Despicable Me
嗯...卡通片.

就這樣 越來越虎頭蛇尾了...
不過在飛機上想要硬賺一些回本看電影還是不太划算
可以的話就多要點葡萄酒吧

P.S. 說到這不得不說 全日空臺日線都有附餐酒可選 美國大陸航空的班機飛12小時長途竟然沒有
海關檢查還比較麻煩 美國人真是混帳...